初次看到短片名时有些小诧异,丹戎禺,好一个熟悉的地名。先前去东海岸时好几次路过那里。前年一次放空时还独自沿着沥青路走过好长一段路——穿过雨林的海风吹的人很是清醒, 不乏心明澄澈的幸福感。沿着路走下去有和母校实力相当的老牌对手德明中学,有无偿给无数焦躁灵魂安慰的东海岸, 却也有这样一段让人心痛的过往。
史铁生有句话一针见血, 大意是18、9岁的年轻人可以不谈恋爱,但说对爱情毫无向往也算的上异类了。青春期的尾巴上,男生女生生理心理上的巨变总能理所当然地迸出暧昧的情愫。我们大呼着要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但是于同志而言,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里轰轰烈烈地爱上一回又是那么难。片中被采访者有过男友,有过不到2年的甜蜜岁月。因为他和他的故事从丹戎禺开始,所以与其说是精虫上脑去勾搭,我宁可相信是故地重游百感交集,心中也仍有对下一段真爱的期许吧!海边那个似曾相识的吻明明是那么温柔。结果因便衣警察的勾搭而落得个锒铛入狱上报曝光的下场, 在本应盛世繁花的21岁,生活就这样被硬生生地击穿。整个访问过程中被采访人平淡的语气和眼神里看不出一点怨恨, 只是在谈到阿嬷时落泪——那个努力给予他缺失的父母的爱的老人,那个教会他做人要对得起自己良心的老人,那个慈祥接受孩子另一半的老人却没法一直保护他,支持他,哪怕只是陪着他。失去了爱人,身败名裂,最重要的亲人去世... 命运有时就是这么喜爱作弄人。还在坡上读书时自己有个关系不错的拉拉同学,据说在一次酒醉后跟一姐们哭诉说自己爱的好苦。其实片中的男主也是这样, 明明还爱着David却为了不拖累彼此而分手, 明明没错却要一人扛下全部痛苦和劫难。到头来男主却没有一丝责怪任何人的意思:“我不会怪任何人。你要我怪谁?怪这个社会,怪那些警察,还是怪那些看不起、歧视我们同性恋的人?” 尽管93年12个牺牲者成了警方类似追捕手段最后的绝唱, 尽管这个世界在一点点进步,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理解去包容, 20年后的今天,我们却还是没法给这一连串浅显易懂的问题一个答案。
仿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让代入感不过于强烈. 夜晚海边蓝灰色的基调让人觉得寒意远远超过了赤道应有的热情。采访加回忆的穿插有些蒙太奇的调调, 虽然不算行云流水但也不会让人觉得过于突兀。作为单纯的电影爱好者,我也没资格多评价什么。看了2遍后并没有什么特别感想, 尽快心口有些堵得慌。被采访者那两句"没有后悔过"和"我不记得我有做错什么事情啊"一直反反复复地在脑海里回放,穿透力极强。全片的主线是采访, 但是稍微留心点不难看出女采访员的哥哥就是当初在丹戎禺于被采访人搭讪接吻的男子。当时在空军服役的他运气不错,虽然错过了一段有可能性的感情,好歹没被警察抓住,更没走到被采访人这步田地。为他夹麦克的时候两人应该已经认出了对方, 整个采访过程中双方却没有一句话语的交流。离开时哥哥在电梯里啜泣算是最后的twist.——他们过的都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不好。很久前读过李银河和王小波先生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书中对同志群体的剖析虽算不算尽善尽美却也用心良苦。其实人人生来平等, 其实我们都渴望爱与被爱, 所以虚妄才会让人觉得煎熬,所以参杂着回忆的寂寞最让人心碎。 那么这次访谈的记录算什么? 揭露一些真相? 为那12个不幸的男人翻案? 自己内心的独白? 还是一种无奈的救赎?说实话全片莫名其妙地给了我一种王小波先生《似水柔情》(《东宫西宫》)的既视感。 前些天和一知己闲聊到写书、拍电影的意义,这种剧中剧的短片究竟想表达什么的确有争议性。有人说导演圆滑打擦边球, 有人说导演旧事重提揭伤疤, 也有人说导演留白很多发人深省。尽管贬褒不一, 我们却都希望这20年间, 世上能多一些被认可、被祝福的爱。
1993年案发时导演才不过10岁,据他在采访中所言当时学校还有提醒男生们不要在夜间去东海岸附近游荡,说是有"变态出没"。 现在看起来当时当局的态度的确是近乎于过分的强硬,但是反观大陆,那时候我们也还有流氓罪一说。国人眼里陌生又熟悉的新加坡是以苛刻的法规而闻名于西方世界的: 公共场合大规模的禁烟,捷运(MRT)上严禁饮食,实行多年的口香糖禁令,毫不手软的鞭刑...戏称 Singapore is a fine country. (双关,fine也有罚款的意思)。 自己在星洲居住了几年,平日里目睹违反规矩的人也不少, 但是走到鞭刑这一步的人真的寥寥无几。毕竟一鞭下去皮开肉绽的酷刑给人留下的是一辈子的伤痕与阴影。最后一年的大课上和同学毫无拘束地辩论着公平与正义,自己当时用了 Section 377A of the Penal Code当作论点, 却被老师拿"你现在随便在这讲堂里挑个男人去市中心手牵手走一圈看有没有警察来抓你。" 调戏了一番, 当时满堂轰然大笑间自己很是尴尬,现在想想这其实也是好的转变。377A被媒体甚至国会争论了很久却迟迟没被废除, 20年过去了,民众们变得包容了,即使政府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但白纸黑字的法律仍在那里, 让人心寒。
最后的考试里仍然在作文中引述了新加坡同性恋现状, 仍旧愤青式地拿377A做文章, 却又不忘提及近几年来广受支持的LGBT公益活动Pink Dot来点睛说我们还有希望。Respect the freedom to love, 人总是要信。 似水流年的欢愉和不幸里,愿所有人都被时间温柔相待, 而不是只在某天阳光灿烂的下午一个人回放着过往后苦笑一句"爱过"。
又:
补充点有关新加坡的内容。
关于兵役
新加坡宪法规定的所有成年男性公民或永久居民都有义务参加国民服役。根据家庭背景、身体情况、个人能力会将男生分派到不同军职上(包括警察、军警、海军空军陆军等等等)。入伍前其实可以声明自己的性取向,但是之后条条框框很多而且这是公然出柜,所以更多人还是选择在呆在柜中。如果在服役期间违法不光会按普通国民违法受罚,也会根据军法严惩。(所以片中的男主真心惨...) 当然离题地扯一句,据说很多人第一段bromance就是从服役时开始的...
关于新语(Singlish)
观影时估计大家都有感受就是这英文太凶残中文也太不标准了。新加坡人最通用的语言其实是Singlish,一种发音不标准以英文为主语法混乱且融合了华语、方言还有马来语词汇的语言。华语虽然是在尽量延续大陆的标准,但是本身因口音等原因也不算好听, 而且还会经常夹杂方言和英文单词 (片中horny啊cover up等等都是例子)。虽然理解上会有些麻烦,但这也是还原了新加坡的原本面貌。
关于新加坡电影
地小人不多,一城之力所产电影数量质量其实大家心照不宣... 除了知名度较高的梁志强喜剧,星洲本地也有不少小成本电影人和话剧表演。之前自己看多的好几部(《兄弟》 《Singaporean Dream》等等等) 都是从草根视角发来来看这个不完美的新加坡。况且当地的风土人情都能拿来做文章, 有时看看也有些意思。而且近年来坡国很多公益广告都挺出彩的。
关于377A (Section 377A of the Penal Code)
英统期后延续下来的法律之一, 主要内容就是依法禁止男性同性性行为, 更多内容欢迎wiki之。此项条款饱受争议,虽然当前政府采取了冷处理的方法, 但这从法律上讲对于同志就很不公平且有歧视意味。93年12人被捕所谓"有伤风化", 这条法律也"功不可没"。
关于Pink Dot
目前为止新加坡规模最大的支持LGBT的活动,特色是参与者均着粉红色上衣在Hong Lim Park集会, 在活动尾声围成粉红色的大圆以示对LGBT的支持,故名Pink Dot
关于报纸曝光
新加坡报业控股下最具有影响力的是The Straits Time (《海峡时报》,全英文)和《联合早报》(中文)。一般不是有极其恶劣影响的事件即使登报都会采用化名。所以93年将12人的真实姓名资料全部刊登比现在的人肉还要过分, 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新加坡几乎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当然无良八卦小报更喜欢爆料...
彩蛋:
似乎不少人觉得片中男主的前男友David很帅 囧. 因找翻唱人的关系曾经在twitter上follow过其扮演人Pierre Goh, 有些名媛范且酷爱自拍。。。更重要的是他貌似就是弯的.
个人觉得片尾曲写的挺有意思, The Observatory的Broken Man,也算是岛上不错的电子乐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