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英格丽·图林,尤诺·亨宁,艾伦·埃德渥,Olof Widgren,Maude Adelson,Ragnar Arvedson,埃纳尔·阿克塞尔松,Julie Bernby,卡尔·比尔奎斯特,Ingrid Borthen,Helena Brodin,Märta Dorff,埃尔莎·埃贝森,John Elfström,Signe Enwall,Ragnar Falck,Manne Grünberger,Olle Hilding,托尔·伊塞达尔,玛格丽塔·克罗克,Åke Lagergren,Eivor Landström,拉尔斯·林德,扬-埃里克·林德奎斯特,约根·林德斯特伦,比耶·马尔姆斯滕,Curt Masreliez,约翰·梅林,Börje Mellvig,Sven Nilsson,John Norrman,维利·彼得斯,布丽塔·彼得松,Georg Årlin,Brita Öberg,Alf Östlund
调过轴。
不确定 但感觉像我的婚姻生活
伯格曼早期剧情片,这部的设定和处女作《危机》和之前的《开往印度之船》多少有点联系。来自家庭的压抑,以及女主的焦虑这方面,这个时候的伯格曼处理得还比较直白,到《秋日奏鸣曲》《呼喊与细语》的阶段就很大师了。
家庭的毒由社会去解,对人的影响就像托尔斯泰在《复活》里写的,由罪恶的人去惩罚人的罪恶,哪里有救赎可言。《折磨》和《爱欲之港》像一对参照物,《折磨》从试图作为拯救者却失败的少年入手,《爱欲之港》从寻觅拯救者却获得一线阳光的少女入手。“你到底有多少男人?”这声男友的吼叫是比母亲和管教所更扎心的刀,如果执着的仅是不道德的行为,而不是堕落的原因,那悲剧的因果链就无法打破,从这里,更读懂了《复活》。
伯格曼早期的略显平庸之作,结尾的“顿悟”是缺乏说服力的;论父母只管生不管养,父母之间糟糕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有多深,想起后来《四百击》里的男孩安托万,同样令人叹息的处境
“可惜现在已经不流行私奔了”/伯格曼依旧是拍了个亲情or爱情的片子,转折点依旧是人死了,依旧是面对家庭的重负,阻碍…让我不由想到,他这种信教家庭,早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故事的基调相当之压抑,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社会环境可不可以消失啊?没有爱的地方好折磨人。48年就拍了堕胎题材,伯格曼你好时尚还有就是我真的对这种虽然相爱但依然热衷于相互折磨的关系着迷,比较带感,而且好代我cp。另外想嘴伯格曼很久了,就光明正大不别别扭扭地拍一部百合怎么了!?我看他电影永远都嗑到女性角色之间的暧昧🥰
中盛D5
伯格曼的30岁,我的30岁😹😹
前面讲述了一件件使人压抑的事情,最后男女主人公竟然选择留在这座城市,这个结局实在是有点突兀,我不是很喜欢。
伯格曼在这部影片里更多的是要表达爱情之于两位主角,除了互相吸引排遣寂寞,更多的要接受对方的缺点与过往,营造避风港,在受挫后有个人可以守候。而结局两人决定留下共同面对将来时,导演赋予的也许更多是勇气而不是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