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

评分:
0.0 很差

原名:1917又名:1917:逆战救兵(港) / 一九一七

分类:剧情 / 战争 /  美国   2019 

简介: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激烈之际,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接到的命令,需

更新时间:2020-05-05

1917影评:一场游戏一场梦——从三首歌谣看《1917》

看电影,往往会加上个人兴趣的滤镜。我喜欢留意影片中出现的相机型号,或者文学作品。比如《情书》中,藤井树的宝丽来SX-70,以及那本《追寻逝去的时光》。年初上映的《1917》,让我印象深的也是片中的诗歌。便想借来谈谈观影感受,看看影片如何呈现时代变局中的个体命运?
01
游戏与祭品:
无论下到地狱还是登上王座,独自行进的人行进最快
说《1917》,无法绕开“一镜到底”,对此,有人视为肤浅做作的噱头与炫技。但巧妙隐藏剪辑点的长镜头,加上与第一人称接近的限知视角,给了观众游戏一般的沉浸式体验。
游戏序章,一望无际的草地上野花一片。那是1917年4月6日,布雷克(Blake)和斯科菲尔德(Schofield),两个平凡的士兵,闭目躺着出场。去战壕的路上,他们聊着家信与食物,一是物质基础,一是精神支柱。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日子,游戏角色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到了艾林摩尔(Erinmore)将军指挥部,领取任务卡,以及物资补给。布雷克信心满满,斯科却有些迟疑。斯科问将军:“就只有我们俩吗?”将军回答:
Down to Gehenna or up to the Throne,无论下到地狱还是登上王位
Hetravels the fastest who travels alone.独自行进的人行进最快

这可以说是对整部作品剧情的概括。观众便跟着两个角色,一起踏上征程,游戏正式开始了:
· 世界观:一战,法国战场,分为英军、德军阵营
· 角色:布雷克,英军一等兵,技能:使用地图……
斯科菲尔德,英军一等兵,技能:奔跑,游泳……
· 任务:去德文郡二区,向麦肯齐上校传递取消进攻命令
· 奖励:拯救1600条人命,可能的绶带、勋章
· 道具:步枪,地图,手表,手电筒,手榴弹,干粮……
· 时间限制:第一天下午到次日早上
· 特殊设置:无法存档读档,玩家只有一次机会
首先是我方战壕迷宫。因为有指挥部提供的地图攻略,虽然两人各有小插曲,通过颇为顺利。约克街是首个剧情点,根据任务提示寻找史蒂文森少校,通过与NPC(非玩家角色)对话,得知少校已死,触发新剧情,进而寻找莱斯利中尉。从中尉这里获得接下来的关卡地图,以及道具信号弹。
真正第一个关卡是无人区(No Man’s Land),敌对双方战壕之间的地带。“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艾略特《荒原》开头),无人区好似末日世界:大地寸草不生,火后树桩枯立,弹坑不知深浅,尸体散发恶臭……唯一的生机是食腐的苍蝇、老鼠和乌鸦。中尉所说的路标,是腐烂的战马和挂在铁丝网上的士兵。指引了前行的道路的,是死亡。
阴霾迷雾中,最令人胆寒的还是看不见的危险。同为一战背景的历史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2018)中,老兵回忆:“无人区就像一面铁幕,后面隐藏着杀人恶魔,随时准备要你的命。”对照纪录片可知,《1917》对一战场景的还原非常写实。观众仿佛穿戴了VR装备,可以零距离感受到两位角色的呼吸。
到了第二关敌方战壕,确认德军已经撤离,两人松了一口气,羡慕起铁床的舒适,震惊于老鼠的硕大。平静的表面,往往潜藏危险。两人落入陷阱,斯科受伤,掉血严重。接着是一段限时地道挑战,很多游戏喜欢穿插这样的小环节。侥幸死里逃生后,斯科以“药品”清水疗伤回血。
用完道具信号弹,平复心情,两人继续前行,愉快地聊起战争中的趣事。一张一弛的节奏,既能保持观众继续的兴趣,又不至于神经一直紧绷太疲累。
穿过草地和樱桃林,来到池塘边的一户农家。到了一个新场景,通常要搜寻物资“宝箱”,拾取牛奶一壶。地上玩偶透着诡异,斯科说:“我不喜欢这个地方。” 这是第三道关卡。果然,马上一场BOSS战,我方角色布雷克牺牲。可惜由于游戏特殊设置,不能读档,无法重新再战。
虽然是战争剧情,然而将该片视作 “吃鸡”一类的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是不恰当的。虽有时间限制,MOBA角色有较高的行动自由度与结局可能性,存在个人意志。电影的结局则是规定好的,更像是单机RPG(角色扮演类游戏),有种命中注定的宿命感。就像美剧《西部世界》,其意志与行为均出自设计者之手,接待员眼中的“神”。
看来游戏对影视的影响,不再停留于故事改编,而是已经有意无意地渗透到电影的制作方式。《1917》摄影师狄金斯说:“我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吸引那些在电子游戏中成长的年轻一代,因为这种影像能够更令人身临其境。”(《卫报》访谈,陈思航译)《他们已不再变老》中,有老兵回忆:
“我当时还不太懂世界的运作方式,和战友们一样,我当时只是个孩子。它更像是一场让我们享受其中的宏大游戏。”
在这个利益与暴力的游戏中,谁是设计者与操作者?谁又是被摆弄驱使的缺乏自主意识的傀儡?

《1917》两位主角性格迥异,布雷克年轻无畏,应该参战不久,斯科则多经世事,更加成熟稳重。导演给布雷克安排了一位在前线的哥哥,亲情赋予他更强烈的行动动机。斯科加入队伍,也是因为布雷克的邀约。
斯科曾抱怨:“我希望你选其他的白痴来送死。你为什么要选择我?”布雷克回答:“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挑选了你。我以为他们会送我们回去,或吃点东西什么的。我以为会是些简单的事,好吗?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当然斯科是因为又(为什么要说“又”呢)和死神擦肩而过,需要发泄情绪,并非轻言放弃。与斯科相比,布雷克有点“很傻很天真”,经历陷阱与死亡擦肩,这是他的成长。看见德军飞行员着火,第一时间两人都冲上去救援,这是善良的本能。但此后斯科要了结敌人,布雷克却坚持给他水喝,结果被害。对于敌人的恶毒,布雷克还缺乏深切的认识。
片头布雷克收到家书后开心地告诉斯科:“麦特要生小狗了。”并问:“你收到什么了吗?”斯科只是简单地回答:“没。”接着布雷克连声抱怨没有食物,斯科却话不多说,拿出火腿、面包,分与布雷克。两人气质的差异,一出场便显现出来。虽然三观不尽一致,两人却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游戏的上半场领队是布雷克,下半场则由斯科菲尔德接手,带着布雷克的信物,继续行进。由此主线任务之外,还有支线任务,寻找布雷克哥哥。 “独自行进的人行进最快”,一语成谶,结伴出发,最终孑然独行。
将军引用的是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的诗歌《胜者》(Winners)。其第一节如下:
What the moral? Who rides may read.何为道德?骑行的人能理解。
When the night is thick and the tracks are blind当夜色浓密、道路不辨之时
A friend at a pinch is a friend, indeed,紧要关头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But a fool to wait for the laggard behind.而等待拖拉落后者是愚人。
Down to Gehenna or up to the Throne,无论下到地狱还是登上王座,
He travels the fastest who travels alone.独自行进的人行进最快。
吉卜林喜欢在一些诗题下注明其灵感来源,这首诗是“盖茨比一家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Gadsbys),那是吉卜林自己1888年的短篇小说集(www.kiplingsociety.co.uk),当时他还在印度。此诗本意是反讽利己主义,却也恰好可以映照《1917》的故事。将军熟悉吉卜林是很合理的,早在1907年吉卜林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牛津、剑桥的荣誉博士,在英国自然家喻户晓。
央视《朗读者》,读过一首《如果》,节目介绍称“是吉卜林写给即将奔赴一战战场儿子的励志诗”。未知节目组是否知道吉卜林的儿子便是死于一战,是否读过吉卜林组诗《战争墓志铭》的其中一首《惯例》:
“若有人问起,我们为何投奔死亡。
告诉他们,因为我们的父亲说谎。”
《东西谣曲》译者黎幺说:“他将战争的宏大主题沉降到那些微不足道的‘祭品’之上,让生命逝去之后留下的空洞吞没了所有的意义,以这种方式对战争进行了全面的否定。”《1917》中的布雷克,以及斯科菲尔德,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微不足道的“祭品”?
02
命运与愚人船:
他们乘着筛篮出海,那是乔布利人居住的地方
继续游戏,失去队友的斯科,遇上己方部队。斯密斯上尉(Captain Smith)充当了导师的角色,他开导斯科:“现在不是纠结于此的时候。会过去的。”然而听着众人说笑着他们的故事,斯科显得落寞而格格不入。
所以下车独行似乎是一定的。过断桥时,一番猝不及防的BOSS战,斯科重伤晕倒,险些游戏失败,所幸还剩最后一滴血。。导演巧妙运用角色昏倒,弥合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巨大差异,以达到类似美剧《24小时》的实时效果。醒来已是浓密的夜,斯科为眼前的奇景晃了神:
这里是梦境还是现实?自己是否真的还活着?
黑暗中袭来的枪击让斯科瞬间清醒,在第五关小镇废墟,没了护具头盔的他更加危险。逃避敌人追击时,躲入地下室。这里类似游戏中的隐藏空间,“怪物”进不来,否则不好解释为何紧跟着的追兵未能发现。
在此触发主线外的支线剧情,遇见法国女人与无名女婴。在这个战争中的台风之眼,斯科获得了短暂的宁静。斯科给女婴唱起歌谣:
They went to sea in a Sieve, they did,他们出海乘着筛篮
In a Sieve they went to sea:乘着筛篮他们出海
In spite of all their friends could say,尽管他们所有的朋友会说
On a winter’s morn, on a stormy day,在一个冬日的早晨,在一个暴风雨天
In a Sieve they went to sea!乘着筛篮他们出海
Far and few, far and few,越来越远,越来越少
Are the lands where the Jumblies live;那是乔布利人居住的地方
Their heads are green, and their hands are blue,他们的头是绿的,他们的手是蓝的
And they went to sea in a Sieve.他们出海乘着筛篮
这是英国诗人爱德华·李尔(Edward Lear,1812-1888)的作品,他更主要的身份是风景画家。李尔为给儿童取乐,创作了很多nonsense verse,类似中国的打油诗。其作品集A Book of Nonsense,配上作者自己的插画,1846年出版后大受欢迎。当时有读者以为这些诗画别有所指,李尔在1872年增订版前言中特地澄清,“是纯粹的胡调,绝无映射之类含义”(参黄杲炘译《谐趣诗集》P121,这首诗并未收入此书)。
虽然愿意相信李尔的清白,但是电影引用该诗却绝非仅仅为了哄孩子。此诗原有6节,名为Jumblies,jumbly可以指精神错乱的愚人。乘着筛篮出海,结局可想而知。
福柯《疯癫与文明》以愚人船为开篇:
“疯人被囚在船上,无法逃遁。他被送到千支百叉的江河上或茫茫无际的大海上,也就被送交给脱离尘世的、不可捉摸的命运。”
布雷克与斯科菲尔德,不也是被驱离故乡的愚人吗?每次出海都可能是最后一次,这不就是战争游戏中个体的命运吗?他们所经历的一战,不正是nonsense,荒谬无意义吗?

史密斯上校告诫斯科,见到麦肯齐上校时,要确保有旁人看见,因为“有些人就是想打仗。”后面果如所料。麦肯齐说:“结束这场战争只有一个办法,战斗到最后一人。”不彻底毁灭,游戏不会停。麦肯齐脸上,一道疤痕穿过左眼,是在暗示什么蒙蔽了他的灵魂?
“现在命令撤退,下周又会传达不同的命令”,麦肯齐的话并非毫无依据。艾林摩尔将军的扮演者说:
“人们需要去体认年轻人的无力感和恐怖感,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服从老头们下达的任务。” (《卫报》访谈,陈思航译)
布雷克曾问起索姆河战役,斯科却说:“不太记得了。”那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过去还不到一年,作为亲历者的斯科怎么可能忘记?斯科能够从“索姆河地狱”里逃生,不仅说明他生存能力强,更重要的是铺垫他对战争的认识与态度。真正懂得战争的人是不愿意谈论战争的。

斯科因索姆河战役得了勋章,布雷克颇为艳羡。斯科却用勋章换了酒,布雷克认为太不值,说:“人们为了这些荣誉拼命。我要是有个勋章,我会带回家。你为什么带回家呢?”斯科回答:“那只是一小块带血的锡。它不会让你与众不同,对任何人来说都没什么用。”此时的布雷克无法理解斯科的话,此后也再没机会理解了。
《1917》的原型,来自导演萨姆·门德斯的祖父,他曾在一战中担任传递情报的角色。门德斯回忆,祖父在近五十年里,绝口不谈参战经历,直到七十多岁时终于崩溃了,借着酒劲才说了一大堆(《卫报》访谈,陈思航译)。军中传递的命令通常是进攻,电影设置为“取消进攻”。一战不是二战,这里没有勇气与正义。《他们已不再变老》也是导演彼得·杰克逊献给自己的祖父,一战期间他也在英军服役。在这个和平年代,两人默契地回望一百年前那场荒诞的游戏。
03
洗礼与幻梦:
我只要越过约旦河,我只要回到我故乡
逃离地狱一般的废墟,斯科跳入第六关幽暗的冥河。上岸后,斯科终于忍不住痛哭,既因悲伤崩溃,又为自己居然还能活着。就在此时,天也亮了,他听到了仿佛来自天国的歌声:
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我是个可怜的异乡流浪者
I'm traveling through this world of woe我穿行在这悲哀的世界
Yet there's no sickness, toil nor danger而没有疾病,劳累和危险
In that bright land to which I go在那光明的乐土,我去的地方
I'm going there to see my Father我要去那里见我的父亲
I'm going there no more to roam我要去那里而不再流浪
I'm only going over Jordan我只要越过约旦河
I'm only going over home我只要回到我故乡
I know dark clouds will gather around me我知道乌云将会笼罩自己
I know my way is rough and steep我知道自己的路陡峭崎岖
Yet golden fields lie just before me但金黄的田野就在我面前
Where God's redeemed shall ever sleep上帝救赎的地方将会长眠
I'm going home to see my Mother我要回家去我的母亲
And all my loved ones who've gone on以及所有已经前往我爱的人
I'm only going over Jordan我只要越过约旦河
I'm only going over home我只要回到我故乡
歌谣名为《异乡流浪者》(The Wayfaring Stranger),斯科也是在异乡流浪,穿行在这悲哀的世界。据《旧约·约书亚记》,流浪异乡的以色列人正是渡过约旦河,来到神应许的光明的乐土——流着奶和蜜的迦南美地。当时摩西已死,约书亚接替引领者的使命,根据上帝谕示,让抬着十诫约柜的祭司走在前面,以色列百姓方得成功渡河。这与《1917》的故事不无相似之处。
电影中不时出现宗教元素,譬如在最为人称道的废墟燃烧场景,就曾出现不少十字架。枯竭的喷泉(有网友以为燃烧的大楼是教堂,参考拍摄花絮中的模型,并不像)在火光里的剪影也是呈现十字架形,这当然不是偶然。好似燃烧中的索多玛,这里是黑夜版的无人区。
河中场景是极美的片段,白色的花瓣被风吹落水面,林中响起清脆的鸟鸣。这自然让人记起之前的樱桃园,那时也曾听见鸟叫与风声。只可惜这个伊甸园般的存在,已被德军摧毁。布雷克熟悉各类樱桃树,因为他的家乡也有一个果园。斯科问被砍的樱桃树是否没救了,布雷克回答:“不,果核腐烂的时候他们还会再长,到最后还会长出更多的树。”死亡孕育着新生,这也是为什么斯科上岸时要爬过肿胀的浮尸。
牛奶来自布雷克死亡之地,却为圣母手中的婴儿带去新生。导演为每个重要的情节,都会提前安排伏笔或铺垫,往往不止一次。为了送牛奶情节,不仅在农场安排奶牛,更早之前则安排冲洗眼睛清空水壶。又如剧情转折点德军飞机坠落,也曾两次铺垫。如此环环相扣,情节不突兀,似乎都有其必然性。
约旦河是约翰为耶稣施洗的地方,斯科在河中漂流,也仿佛经受洗礼。入河之前丢失武器,在河里背上行装又被冲走,是为了更好地接受洗礼。斯科抱着枯木,仰面躺在水上,那是洗礼的姿势。洗礼之后,便看到了飘落的花瓣,听到了天国的歌声。
布雷克与斯科进入无人区前,莱斯利中尉将酒洒在两人身上,祝祷:“通过这个神圣的仪式,愿上帝宽恕你曾经所有的错误和犯过的罪恶。”根据导演回忆,年幼时他曾嘲笑祖父的习惯——永远都在洗自己的手。祖父告诉他,自己永远都记得战壕里的污泥,所以永远也无法变得干净了(《卫报》采访)。难怪片中战壕如此泥泞,这又很难不让人想起麦克白夫人的故事。
听完肃穆的歌谣,斯科来到最前线,这是最后一关。枪林弹雨中,他如入无人之境,如《血战钢锯岭》(2016),如有神护。传递撤退命令后,斯科顾不上疗伤休息,找到布雷克哥哥,完成最后的使命,战胜最终的大BOSS——时间。
一望无际的草地上,同样是野花一片。他缓缓走到恰好出现的一棵树下,拿出两张照片。一张应该是他的两个女儿,另一张是妻子,背面写着:“回到我们身边。” 逃出地道时,斯科就曾看过照片盒子,只是镜头并未告诉观众盒子里有什么。更早在德军的宿舍,斯科也特地瞅了瞅德国士兵留在床边的合影。家人是他一路的牵绊。
看照片的情节设置,让我想到另一部电影Cold Mountain(一般译为“冷山”,2003)。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受伤的士兵英曼逃离战场,跋山涉水,回到家乡冷山。爱人艾达的照片一路陪伴着英曼,艾达信上说:“如果你正战斗,停止战斗。如果你正行军,停止行军。回到我身边。”
《冷山》中也用了《异乡流浪者》。这首歌1858年首次以英语出版,和其他民谣一样,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有意思的是,有人认为它源于苏格兰,也有人主张源于德语赞美诗(参考Wikipedia)。《他们已不再变老》中,英国士兵形容德军战俘:
“他们都是正派的重视家庭的男人,也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似乎对我们没有任何恶意,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按命令行事。”
《1917》中,卡车上的士兵谈论德军:“他们为什么不放弃?难道他们不想回家?”“他们讨厌自己的妈妈和妻子……而且德国肯定是个鬼地方。”

英曼回家路上,也遇见过无依无靠的女人和婴儿。地下室法国女人曾问斯科:“你有孩子吗?”看到结尾,才能理解当时他是多么揪心。斯科逗弄婴儿那么专业,那首童谣也曾唱给自己孩子听吧。唱完后,他出神了好一阵,又立即起身,毅然离开这个安逸的避难所。比起任务的敦促,更重要的是家的召唤。之前斯科说:“我讨厌回家。讨厌它。当我知道我不能留下,当我知道我必须离开,家人可能可能再也见不到我。”这时,他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
最终他沐浴着朝阳,缓缓闭上眼睛。电影首尾,完美呼应。仿佛整部电影就是斯科做的一个梦。《1917》结尾便是《冷山》的开头。无意剧透《冷山》的结局,却又不禁猜想:手上的伤口会不会感染?再次醒来是不是下一场游戏?愚人船上的斯科,真的能够回到 “神”—— 游戏设计者——所许诺的“光明的乐土”吗?那样的憧憬是否只是一场荒诞虚空的幻梦?
豆瓣网上某导演评价《1917》:“影片的缺点是心思过多放在外在形式表现的创新上了,两个人物及故事情节线显得单薄,甚至无趣。技巧大于内容的作品,永远达不到满分。”所谓“形式”与“内容”的二元,真的能够分离吗?难道只有《拯救大兵瑞恩》那样才能称之为深刻吗?
我不知道。不过,合适的文本嵌入,能够通过互文关系增加意义的空间,甚至打开新的理解维度。至少在这一点,《1917》值得今天再看。
诗人王小妮有一首《等巴士的人》,最后一节是:

你的光这样游移不定。
你这可怜的
站在中天的盲人。
你看见的善也是恶
恶也是善。
《1917》中斯科上车时,一个士兵说:“好了。伙计们,我们又要出发了。欢迎乘坐‘鬼知道去哪’夜间巴士。” 紧接着的是一句无头无尾的台词:“那是条死狗吗?”

1917的相关影评

  • 6.8分 高清

    海岸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7.8分 高清

    我为勾勾狂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比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