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现代战争电影,以国内上映先后为序,浅议战斗英雄形象塑造的变化发展。
1952年由成荫、汤晓丹导演的《南征北战》是首部描写解放军的电影,主要是讲述解放战争推进过程,突出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塑造集体主义英雄群像。演员多为实战军人,顾问又是在职军官,细节方面真实可靠,经得起推敲。
1954年由汤晓丹导演的《渡江侦察记》聚焦于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关键时间点——渡江战役前夕,塑造了勇敢无畏,深入虎穴的侦察班李连长形象。
1955年《董存瑞》塑造了解放战争中舍身炸碉堡的英雄董存瑞。
1956年由沙蒙、林杉导演的《上甘岭》是我国第一部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故事原型取材自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20多天艰苦卓绝的坑道战。以普通士兵战斗活动为线索,以点带面地呈现阵地争夺战、坑道战直至大反攻的各阶段。
影片没有大量的宣传口号,不丑化贬低敌人,重点介绍如何依托坑道对抗敌军,也画龙点睛地提到党指挥军队的特点。得益于大量采访和实地考察,参战军官任顾问等,剧情真实感人,展现志愿军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郭兰英演唱的《我的祖国》巧妙地与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相呼应,该曲被广为传唱。
该片侧重从军事科学方面讲述如何战胜敌人,影响后来的军事科教片《地道战》《地雷战》等。
1959年王炎导演的《战火中的青春》由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郭俊卿事迹改编,塑造了解放战争的花木兰。
这一时期的荧幕英雄主要特征是不惧牺牲、无所畏惧,同时有勇有谋、善于斗争,遇到强敌讲究军事科学,否定拍脑袋的盲动主义,体现了革命的集体英雄主义。
苏联电影《士兵之歌》主要讲述卫国战争期间,通信兵阿廖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独自击毁敌两辆坦克,被奖励休假回家4天,路上发生的奇遇。与受到崇高理念鼓舞,舍生忘死的英雄不同,主角击毁坦克时是偶然的,获胜后想回家修屋顶是单纯的,对青涩爱情是懵懂的,甚至没有英雄牺牲的镜头,塑造了人性化的战争英雄。
该片为生于乌克兰的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人性与人道主义三部曲”中最好的,另外两部是《第四十一》《晴朗的天空》,无论在苏联还是在西方都获得好评和大奖,但当时却被我国痛批。
20世纪60年代爆发中苏论战,苏联单方面撕毁合作协定,撤走援华专家,中苏关系恶化。影评上升至意识形态争论,详见洪子诚《“修正主义”遇上“教条主义”——1963 年的苏联电影批判》(2020)。
《文艺报》1963年第11期《现代修正主义的艺术标本》的批评主要是从三个层面展开的,首先是抹黑伟大的卫国战争,其次是与革命英雄主义唱反调宣传人性论,最后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的批判——背叛无产阶级。
《文艺报》该期附有丘赫莱依《他们固步自封》译稿,矛头直指教条主义,他强调战争电影里人的共性,人性是第一位。
有许多东西是共同的。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这个时代的节奏、这个时代的心理状态;这一切对我们说来都是共同的。我们都是二十世纪的人。然而,在思想意识上是不同的;正由于思想意识的不同,所以我们的影片就有不同。可是,影片中不光是只有思想意识,其中还有其他的东西——激情和人情。在任何一部影片中,这些都是最重要的东西。……思想意识和人性不统一的时候,导演就会拍出坏片子。相反地,当思想意识和人性变成同义语时,导演就拍出了好片子。
人性论当然不是什么新东西,1942年5月抗战时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批评跨阶级的人性,也批评了片面强调人性、爱、揭露丑恶等当时文艺界的教条主义。
这场争论除去人的主观认识差异外,深层次看,是两国分别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国内国际大环境等因素造成的。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急于摆脱斯大林模式弊端,寻求与西方缓和,而中国则面临艰难探索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突破西方封锁以及苏修等问题。
1964年电影《英雄儿女》上映,与《上甘岭》相比,不仅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艰苦环境下不畏牺牲的英勇战斗,更侧重探讨要如何宣传英雄,更好地弘扬革命英雄主义。
影片前半部分,战士王成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的妹妹文艺兵王芳强忍悲痛投入到文艺创作中,经过点拨,王芳认识到悲情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化悲痛为力量,于是唱出著名的《英雄赞歌》: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电影后半部讲了王芳负伤,军民合作淌水过河,最后父女相认的剧情,展现英雄的军队、英雄的人民,革命英雄主义传承。
文革时期,通过革命样板戏塑造了许多典型英雄形象,如《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很多桥段家喻户晓。电影《难忘的战斗》则讲述战争胜利后,阶级敌人潜伏,军人与其斗智斗勇保护粮食安全的故事。
这一时期的战争电影作为教育人民和对敌斗争的工具,强调价值观取向。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战争电影地位特殊,涉及合法性问题,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否则拍了上不了。
20世纪70年代末,南斯拉夫战争电影进入中国引起轰动,较为著名的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其剧情设计、镜头语言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高超水平,令人耳目一新,塑造了敌后战场的游击队英雄。改编自意大利反法西斯歌曲的电影插曲《啊,朋友再见》被广为传唱。
1979年,朱光潜发表《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矛头直指文革时期的文艺创作思想禁锢,提出不要把人性和阶级对立,“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是共性与特殊性或全体与部分的关系”。
1984年,谢晋执导的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上映,塑造了不同于以往的战争英雄形象。影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大胆描写了一些不正之风,但整体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的。该片继承了革命英雄主义,又体现人性复杂,同时反映社会现实,还涉及烈士抚恤的问题。
总的说来,该片成功的关键不在贬低或者揭露,也不在刻意写人性的缺点不足,而是深刻反映现实,一些矛盾引人深思,突破了战争电影的样板化、公式化,能较好地获得观众共情。
随着改革开放,欧美电影大量进入中国,令人印象深刻的西方英雄有007系列的詹姆斯·邦德(简称詹士邦),美国第一滴血系列的兰博。
詹士邦是爽文大男主,跨国间谍,一手搞事业,一手搞妹子,两边不耽误。电影剧情天马行空,同时还有各种奇思妙想高科技,顺便宣传所谓的英国绅士文化。美国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系列(首部1996年上映)也很有特色。善于利用间谍搞垮敌国是英美一大特长,树立间谍英雄对于欧美而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第一滴血》(1982)则是美国战争电影的佳作,讲述了史泰龙扮演的越战老兵兰博回国后被社会遗弃遭遇不公反抗的故事。本片通过对战争英雄沦为流浪汉被小镇警长欺侮的强烈对比,对美国霸权主义军事活动荒谬性进行控诉和反思,同时也探讨战争创伤后遗症(PTSD)等问题。该系列后几部作品则一改首部批判作风,变成美国英雄拯救被“独裁压迫”的外国反抗群体的意淫爆米花电影,落入俗套。不论其意识形态如何,史泰龙硬汉形象深入人心。
2001年美国拍摄的苏联卫国战争电影《兵临城下》讲诉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狙击手瓦西里的传奇故事。虽然该片充斥着西方视角下的苏联认知,含有大量意识形态要素,但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除了瓦西里,苏联政委丹尼洛夫、德军狙击手康尼等角色也让人印象深刻。
个人英雄主义的特点是强调个人自由、个人的主观意志以及超越常人的能力,源自古希腊悲剧英雄反抗命运嘲弄,反抗经常性发癫的奥林匹斯山众神,如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除了超人式的英雄外,西方电影通过让英雄与无能的上级或腐败的政府官员对立,造成戏剧冲突推动剧情发展,让观众对英雄抱有同情从而引起共鸣。
英雄主义通过塑造英雄宣传某种信仰或价值观,反英雄主义则反其道而用之,通过英雄遭遇去贬低、嘲讽本应由这种英雄体现的信仰或价值观。
1994年由周星驰、袁咏仪主演的《国产凌凌漆》借用英国007电影设计,用港式无厘头喜剧戏谑嘲讽内地,揭示了内地与香港巨大文化差异,以及香港人对内地人的想象。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此片之前香港已有不少影视作品矮化甚至丑化内地,著名的有《网中人》(1979)廖伟雄扮演的阿灿角色,后来有以阿灿为主角的系列电影,又如林正英、吴君如主演的《哗鬼旅行团》(1992)等。
美国较为著名的有《现代启示录》(1979),讲述参加越战的特战英雄变为东南亚地方军阀,主角奉命从越南到柬埔寨调查处理,在寻找英雄的过程中,越发看清越战的荒诞,及背后美国政府荒谬。《勇闯夺命岛》(1996)讲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法兰将军因不满政府对军人补偿,率领部下将美军最新研制的生化武器偷运到罗克岛,劫持了81名正在该岛观光的游客的故事。
平民是非战斗人员,但在战争电影中不可或缺,以平民英雄为主角的战争电影也出过不少经典。
改革开放前,法国导演热拉尔·乌里的《虎口脱险》(1966)深受国内观众喜爱,讲述法国平民协助英国跳伞飞行员躲避追捕,最终得以安全转移的故事,影片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宣传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必胜信念。
20世纪90年代涌现出平民英雄的经典电影,如1993年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辛德勒的名单》,塑造利用工厂保护纳粹德国集中营里犹太人的德国商人辛德勒,展现人性光辉。1997年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则是用喜剧的方式,叙述一名普通父亲在纳粹集中营里保护儿子的故事,催人泪下。
2001年,冯小宁导演的战争三部曲中的《紫日》也是将平民作为主角,置于抗战胜利的最后阶段,主题是探索战争中的人性,后面又有喜剧《举起手来》系列作品。
2009年,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拍摄《拉贝日记》,讲述南京大屠杀中,德国西门子企业家拉贝利用德日同盟,在工厂拯救中国难民的故事。
由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局势开始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主流,战争电影制作除了要考虑价值观外,更多的要思考市场需求和观众评价。
一个明显趋势是,战争电影中战斗英雄爱情元素重要性上升,如《珍珠港》(2001)。刻画战斗英雄的电视剧收获不少观众,如美国《兄弟连》(2001),我国《亮剑》(2005)等。
另外,战争电影被用来塑造硬汉形象的明星,这为演员成名开辟了新的天地。
2007年,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是一部票房较为成功的战斗英雄作品,主要围绕谷子地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复原后寻找牺牲战友尸骨恢复荣誉的感人故事。该片不求战争场面宏大,胜在故事情节设计较好,人物形象鲜明可信,获得观众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 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虽非现代战争电影,将港台武侠片的打戏,配以其独特的美学思想,置于秦统一六国背景下,讲述了刺客英雄群像的故事,是一种对英雄主义新的探索。
在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迎来历史上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期。
反映这一时期冲突的电影与传统战争片不同,没有宏大叙事和革命的背景,主要呈现小范围局部冲突、打击域外针对中国人的违法犯罪、域外撤侨护侨、打击海盗等,如吴京主演的《战狼》系列(2015、第二部2017),张涵予的《湄公河惨案》(2016)、林超贤导演的《红海行动》(2018)。
这类电影里的英雄主要是特种兵,凸显个人过硬的军事技术,也体现中国发达的军事科技水平。
按时间段划分,现阶段我国战争英雄电影分为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和平发展时期,英雄形象不局限于解放军,也有国军抗日英雄。
抗日战争是长盛不衰的主题,如《八佰》(2020)就以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为主题。受到现实影响,抗美援朝也有新作,如《金刚川》(2020),《长津湖》系列(首部2021、第二部2022),《志愿军:雄兵出击》(2023)。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的有《芳华》(2017),里面重唱了英雄赞歌,还有草原女民兵舞蹈排舞。
涉及英雄的电影不仅仅是娱乐品或者文化商品,还具有价值引导特征,因此,将来涉及此类作品要更加考虑人物在历史上客观形象,还要考虑价值观引导的问题。
最后谈一下电影 《长津湖》(2021),既继承了早期英雄主义电影的长处,又避免人物样板化,重视了画面的艺术性, 叙事相对完整,角色层次丰富有代表性,火车上看长城、美军机轰炸列车等场面还是很震撼的,当然也有能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虽然战争英雄电影看起来很爽,还是希望将来有导演能拍出类似《虎虎虎》这样的类纪录片式的战争片,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前因后果用电影方式讲清楚,“打得一拳开”叙事过于简化。如朝鲜为什么要先进攻,斯大林为什么同意,朝鲜为何能取得早期巨大胜利,为什么对美干预认识不足,联合国上苏联为何投弃权票,仁川登陆后的朝鲜溃败,中国被迫参战,苏联援助空军问题等等,这些重大问题直到今天都没有电影能很好讲清楚。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比兔TV btutv/miuwa/xink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