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我爱你

评分:
6.0 还行

原名:New York, I Love You又名:纽约我爱你 / 我爱纽约 / New York, je t'aime

分类:剧情 / 爱情 /  美国  2008 

简介: 数不尽的摩天大楼,看不完的车水马龙,这里便是不可思议的纽约。怀揣各种梦想的人们,

更新时间:2010-07-06

纽约,我爱你影评:作业影评为女人


《纽约,我爱你》(New York, I Love You)是曾经联合数位导演的制片人艾曼纽•本比的“爱情城市”系列的第二部。与上部《巴黎,我爱你》(Paris, je t'aime)一样,本片由12个独立的短片组成。12部短片混合剪辑,纵横交错,展现出了纽约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第一段

导演:姜文(Jiang Wen)
剧情:一个小贼在街边如同往常一样顺来了行色匆匆路人的钱夹。掏空了钱包的小贼发现了正在照相的美女,就尾随到酒吧搭讪,像往常一样先从手机入手。这时一位不速之客来到,打乱了小贼的阵脚,这个就是刚才被小贼偷了钱包的男人。原来女人竟然是这个男人的婚外情人。小贼的偷盗技术被男人识破,无奈坦言自己是个小偷,最后尴尬的离开。但是这个女人却意外的喜欢上了小贼。
分析:姜文的作品向来都站在了评论的两端,喜欢他的觉得他的才华无懈可击,不喜欢的觉得他讲的故事不知所云,充满了主观色彩。诚然姜文的电影主观感特别强烈而极端,但是这种主观是在电影里是被导演刻意模糊的,大部分都强调了导演自身对人性和人性美的理解,也正是姜文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个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是意蕴特别丰富,片中的男人与小贼都是姜文特色的不同年龄段的富有魅力男人的代表。老贼成熟世故,让人猜不透也无从掌控,但是丰富的才识让人不由得敬佩。而小贼年轻俊朗,尊重女性,懂得适时的幽默和坦诚。
片中的女性则是作为一个选择者的角色,在这里偏向了大部分都非常弱势的小贼。这种转变在结尾处突然降临。这也是整部电影大部分的基调——充满了欧亨利式的结局的转折和反差。但是这种反差是强调突发性的,是欲望与人性占主导的抉择式反差,是非理性的。这也是电影要表现出的,纽约这座城市对于人性的尊重,和对人性自然欲望与生活之间平衡感与调和感。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很多中国元素,比如国语粗口和崔健的《花房姑娘》的音乐。。

第二段

导演:米拉•奈尔(Mira Nair)
剧情:哈德派女人与耆那教男人在交易钻石时所表现出对于宗教,爱情,信仰与人生理念的不同理解,和两性之间若有似无的情愫。哈德派女人在婚礼之前不可以触碰男人,但是她却对眼前的男人却有一种很亲近的感情。之后在女人的婚礼上,她将自己的丈夫看成了钻石行的那个男人。她会突然笑的很开心。男人也驾车行驶在公路上,微笑着看着自己与妻子的合影。
分析:影片讲述了一个在纽约生活的其他宗教信仰的人们不同世界观的摩擦和追求共同点的故事。
有很多人看出了这部电影中的爱情因素:说他们两人之间彼此吸引产生了短暂的爱情的感觉。而实际上,两个人之间感情的联系并非是如此简单,而是通过男人出家了的妻子作为联系,让两个人产生了关联。男人在哈德派女人脱下假发的时候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女人和自己的信仰,之前的信仰隔膜弱化不见,他之前觉得那些沟壑般的教义差别不再如此明显,此刻他只感觉到了爱。这种爱来自人类对于信仰的原始冲动。而女人也感受到了爱,她和男人一样,微微感受到了那个意义不明的男人出家的妻子给予她的一些说不清的东西。于是,他们在此刻像是醒悟了一些事情般,与之前的自己已经不再相同。
她看着她自己的丈夫,仿佛看到了之前的男人,她开心的笑,是因为她预期到丈夫和那个男人一样,会安静的爱着自己的妻子的。
他们的生活如此平静地默默延伸着。
这个故事其实有点晦涩了,其实可以讲得更浅显一点的。毕竟很多东西与宗教联系到一起,都是很容易引起歧义的。不过娜塔莉•波特曼的光头形象很是漂亮,让人一下子就安心下来,很治愈。

第三段

导演:岩井俊二(Shunji Iwai)
剧情:一个关于宅在家中的邋遢配乐师、面对导演布置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停的用电话与导演的女助理抱怨的故事。两人之间微弱的了解和情感也慢慢地生长着。当配乐师对于导演的无理要求忍无可忍的时候,两条平行线终于交叉在一起。女助理借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他妻子的故事,来到配乐师的生活当中。
分析:日本导演的含蓄,也在这部短片之中表现出来。最明显的就是那种幽美的爱情。很难通过简单的剧情叙述表现出来。
岩井在访谈中说过:“那个高大帅气的音响师其实是一个宅男,他没有什么生活中的朋友,每天就是呆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做自己的活儿。在日本,这样的人很多。不过他们基本都没有生活来源,成天就是闷在家里,什么都不做,看看漫画和卡通打发时间。我把这个日本的故事按在纽约,是因为我觉得,在纽约可能也存在这样的年轻人。”
这个故事表现了含蓄的东方式的爱情,但是却有着西方式的转折,男人对于女人的爱情是隐形的,无形的,只是微微存在着的无可名状的情绪。他甚至连这个女人有怎样的样貌都不知道就对她颇有好感,也许是因为她总是能真诚的聆听着他的抱怨。不过他并没有为自己的感情确实地付出什么行动。当两个人可能再无交集的时候。女人作为主动改变现状的角色出现,矜持而又主动的走进男人的生活。这里就强调出了一种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恋爱魅力的爱情。
故事出其不意的,因为一个电影中的美丽故事而变得富有魅力。

第四段

导演:伊万•阿达勒(Yvan Attal)
剧情:一个男人在街边邂逅一个女子,以语言极尽挑逗之能事,坦言自己是一个作家,而女子一步一步退让最后忍无可忍,将自己真实身份说出,男作家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分析:一个期望追求激情的男人与街边借火的女人调情的故事,台词非常灵巧而露骨。故事本身转折也是特别出色,两人的表演相得益彰,充满了趣味性。表现出了开放的纽约环境的第一步,这个短片为后面很多短片做了铺垫,主要负责将观众代入到纽约开放的都市环境中,为后面的情欲的故事起承转合。这个导演还在后面导演了另外一段街边调情的故事,则具有另一种趣味。

第五段

导演:布莱特•拉特纳(Brett Ratner)
剧情:一个失恋的小男孩意外的获得药店老板的青睐,允许他带着自己漂亮的女儿去参加舞会。当天男孩儿看到药店老板的女儿坐着轮椅出现失望透顶。之后的故事仿佛预料中一样,遭遇前女友,尴尬的舞会,车子被人抢去,所有的事情都非常不顺利。轮椅女孩为了答谢男孩带他参加舞会,给了他一个特别的夜晚。事后,男孩意外的发现,轮椅女只是一个演员,坐轮椅不过是体验生活。
分析:这段其实很有意思的,剧情说起来确实如很多青春片一样恶俗,但是由于演员和整体环境的烘托,也并没有显得格格不入,反倒是有种饭中小甜点的感觉。由于电影并没有刻意的追求统一,所以这样的故事发生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反倒是有种好莱坞式的欢乐感,观众立刻感受到了美国电影的气息。影片表现各个年龄不同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人也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并没有偏重某一侧面。
小贼与年轻女孩的结局故事也被放在了这后面,算是对青年们爱情的总结。

第六段

导演:艾伦•休斯(Allen Hughes)
剧情: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经历了不知如何发生的情爱,彼此忘怀不了,排斥着这种混乱,但是又不由自主的回到之前相遇的酒吧,两个人矜持着又兴奋地在出租车拥抱亲吻,仿佛就应该如此的发生。因为似乎在那个晚上,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交流,感情也不知不觉的渗入进去。也许他们自己也才刚刚发觉。
分析:本来是一个很不好掌控的题材,但是导演控制的还是非常出色的,两个人都在反思事情本身,但是也同时在思考为什么彼此吸引。最后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内心,就让自己随着那种说不清的吸引力走下去。
这段后面发生了女摄影师邂逅男作家的故事,丰富了男作家的性格,让观众看到他也是一个可爱的人善良而懂得生活。之前那个调情的故事开始有了新的色彩,影片并非单纯要表现情欲本身,而是想表现情欲与生活和人性之间冲突与调和的状态,这也是纽约人的状态。尊重自身,努力了解自己。

第七段

导演:谢加•凯普尔(Shekhar Kapur)
剧情:年老的著名女歌唱家来到纽约的一家旅馆,遇见两个侍者。年老的侍者,职业而且绅士,但是却不会让人觉得特别舒服。年轻的侍者,身体残疾,但是很善良,眼神很纯净,与他人交往真心诚意,充满了感情。年轻的侍者之前并不知道歌唱家的名字,也没听过她唱过的歌。但是给她拿过了紫罗兰就会让歌唱家受宠若惊;年老侍者说已经精心为她准备了紫罗兰,则不会引起她特别高兴的情绪。年轻的侍者失足摔下楼,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这一切似乎只是她的一个梦而已。
分析:
年轻的侍者似乎是女歌唱家希冀的服务生,或许他根本没有存在过,这代表了她对某种希望的追求。可能是希望自己死掉,或者那个侍者本来就是自己的一部分,残缺着但是单纯的,她也许是在惧怕某种说不清的对未知生活的恐惧,年华老去和盛名不再。
或者她就只是想接触到一些真实的美好的人的感情,也许她的一生打交道的人都很出色并且有涵养,可是她真正期望的也许只有那些内心如金子般的人才能给予她。
其实导演并非想将故事讲得非常清楚,由于剧本是著名艺术家安东尼•明格拉写的,他在影片开拍之前不久突然离世,他的好友凯普尔只好按照他的意愿拿起了导筒完成了这个已经不会有人真正知道含义的电影。但是影片表现出的优雅,古典的气质会让人有圣洁般的洗礼感觉。仿若一副极美的画,虽然观者不知画的主题,但是仍然会被打动。

第八段

导演: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剧情:一个黑人男陪着白人小女孩在公园里玩,被路过的女人夸奖是个很敬业的男保姆。在女孩妈妈接她回去的时候男人流露出很复杂的感情。舞蹈家的男人在舞台上跳舞向观众致意,这时小女孩高喊着父亲,并快活地像观察城市一样望着他。
分析:这个片段是比较少有的没有直接描写爱情的故事,而是主要着力于描写父女之间的亲情。不过这种亲情又不是正常家庭中的那种父女。父亲与母亲离异,自己由母亲和继父抚养。但是父亲极力的想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感觉,不希望再让她受到伤害。
而女儿眼里的父亲则像是像跳舞的城市,是童话般又现实的依靠。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悲伤的过去或者因由。坦然面对这种过去,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自己还握在手中的那一点点幸福,则是纽约给我们的答案。

第九段

导演:费斯•阿金(Fatih Akin)
剧情:画家在出租车上听一个司机的唠叨,唠叨他自己本来也是一个画家。说这座城市丝毫就是充满各种新鲜感和可能性。之后这个白发苍苍的画家就遇到了药店的中国女孩,并被她的气质和样貌所打动,不可自拔的将她描绘出来。但是他抽烟酗酒,生活没有规律,经常在不知不觉中突然昏倒。他终于提前勇气与女孩再次交谈,希望她能做自己的模特。但是女孩怯懦着不敢面对。不过同样她也在鼓起勇气去找画家却发现画家已经死了。只留下了还没有完成的画着自己的线稿。
分析:菜市场中,画家:“我希望能画你,就是画个画像。”女孩:“为什么选我?”画家:“我也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但是请求你一定要考虑。”
画家希望一些能打动他原始情绪的美出现,而女孩则希望生活出现一些不平淡的事情。两个人都希望奇迹发生,而这种际遇也真的发生了。两个人只说了不到10句对话,但是他们之间的牵绊却已经深入至心底。
这个故事讲了人群之间的差异和个体为了突破这些界限所做的似乎是徒劳的努力。女孩最后捡到那张画着自己的在餐巾纸,在同一家餐馆,将自己照片的眼睛贴了上去,完成了两个人共同的作品。之前悲伤的情绪也算是有个落点。那些无所依靠的情绪也似乎是找到了出口。

第十段

导演:伊万•阿达勒(Yvan Attal)
剧情:中年男人走出餐馆在路边点烟,偶遇一个言语富有挑逗意味的女性。女性因为对自己中年的婚姻生活的失望所以希望男人能给她一些其他的新鲜感。两人之间似乎有进一步的可能,但是女人却像风一样又飘走了。
餐馆里,男人和女人坐在同一张桌子,对着彼此微笑,感受刚才那种仿若陌生人一样的感觉,慢慢地从婚姻的困境中走出来。
分析:七年之痒似乎就是在说这样的事情,丈夫对自己的妻子不再有当时的激情,内心也产生出对新鲜刺激的事物的欲望。婚姻走进困境,这是世界上每对情侣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导演伊万•阿达勒的第二部短片给人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可能,当夫妻在街边像陌生人一样调情的时候,那些久违的感情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恋人的心中。导演的第一部短片是不太负责任的陌生人之间的火辣对话,而用这部题材相近,但是却给纽约式的激情找了一个合适的落脚点。激情和欲望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如何将这种感觉与生活本身平衡在一起。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纽约的夜色充满际遇和诱惑,吸引人踏入其中。不过纽约又是踏实的,当白天到来的时候,所有人也都在为自己生活努力地作出抉择。

第十一段

导演:乔舒华•玛斯顿(Joshua Marston)
剧情:两位老夫妻在街上拌嘴吵架,絮叨着慢慢走在去海边的路上。海浪拍打着海岸的沙滩,海鸥翱翔着,两位老人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他们的63年结婚纪念日。
分析:爱情并不是都想当初那般美好,年轻时的青涩,中年时的激情在婚姻和生活的搅拌下都变成了絮叨和牢骚。但是能在一起度过了60多载岁月,那种时间的沉淀已经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打破的。
女人会在年老的时候除了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顺利,就只有想着自己的丈夫活的更久一些。即使每天对着他数落他的不好,在心里也仍然视他为自己的依靠。而男人年老的时候,拄着拐杖走路也走不快,肩膀也不再像年轻时一样有力,但是依然会将女人搂在怀里,温柔地亲吻她的额头。
这是种无形的承诺,即使没有写成文字,也都会被每对相爱的情侣读得。而婚姻或者爱情,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即使天天拌嘴吵架,能够手挽着手相互搀扶着走在人生最后的路上,便已足够幸福。

第十二段

导演:兰道尔•巴尔斯梅尔(Randy Balsmeyer)
剧情:不知道这个导演一共导演了几段剧情:有中年男子在干洗店与妓女互相揶揄的故事。有年轻小情侣对于旅行的争吵,甜蜜而有趣。有关于拿着摄像机到处拍摄的女人。她坐出租车,在咖啡馆偶遇作家,遇见被搭讪的妓女,遇见中国女孩儿,所有人都是她的故事和影像,她将所拍摄到的一切放映在大厦顶楼上。
p.s:还有一些遗漏的影像,不知道名归谁属:影片开始的两人乘坐出租车,一个是争吵着的小情侣中的男人,一个是与女人有一夜情的男子。还有药店老板与一夜情女人之间关于买药的对话。还有画家在影片开始出现的出租车上并与之前脾气火爆的出租车司机对话的小片段。私以为这些都是作为串场,姑且就放在这里一并分析了吧。
分析:这是个人觉得最不经意但是却有最重要的一段。这段故事被打散了放在影片的各个角落,拿着摄像机的女人遇到了片中出现的很多人物,不经意的与之相遇,有的还有一些交谈。
在片尾将所有的故事串联在一起,表现了纽约这座大都市小的一方面,所有人的都似乎是有联系的。也许也是六度空间理论的另一种其他方式的表现,抑或城市紧凑生活的表达。
整部电影的小故事之所以都是剪辑混合在一起的。由于拍摄这些短片的导演都被要求要遵守以下三条规则:一,24小时拍摄完成;二,一个星期制作完成;三,每个片段之间要有相关性。并且整个影片的拍摄周期只用了36天,所以感觉上电影会有些凌乱。不过,这种凌乱感由于故事的相互穿插和主角的偶尔串场使得电影在凌乱中有种难以言说的连贯性。就如同在一个城市中,我们看到一个陌生人,看着他的脸,如此陌生,但又仿佛见到过一般。
也许这就是整个系列要表达的城市印象。零散,又有微弱的整体感。
  • 7.5分 高清

    萌动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3分 高清

    一封明信片

  • 7.3分 高清

    在森崎书店的日子

  • 6.6分 高清

    浓汤歌剧

  • 4.9分 高清

    铁拳

  • 7.2分 高清

    雾之旗

  • 7.9分 高清

    机动战士高达00 特别版3:世界的回归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比兔TV btutv/miuwa/xink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