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以下观点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刘畅《哲学家为什么不惧怕死亡》,为纪念2024年8月逝世的哲学家朱锐。
朱锐借《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故事,区分了成年人的恐惧和儿童的恐惧。儿童的恐惧发生在对未知的探索中,恐惧中有不安,也有兴奋、喜悦;成年人关心的却是怎样在自我与他者间树起屏障,把未知和不确定排除在外。
这是一个富有启发的区分。我也曾就“恐惧”与朱锐有过讨论。当时我想到的只是成年人的控股。由着思维的惯性,我从“有我”想到“无我”——人若能放下自我,也就能放下恐惧。但朱锐给我的启发是,问题也许根本不在于怎样戒除恐惧,而在于怎样以儿童式的、积极的恐惧取代成人式的、消极的恐惧。
朱锐还反复谈到一类熟悉感与陌异感交糅的恐惧,携着令人心头一凜、头皮发麻的力量。这是触发哲学式思考的根源,也是一种微妙的方式,构成了朱锐人格的底色。他总在提醒我们:要放下“作茧自缚”式的狭隘与傲慢,退后一步,重新审视我们自以为是的生活世界。这也为他的人生态度赋予了一种“严肃性”——不油腔滑调,也不酸文假醋;不是暮气沉沉的古板,而是生机勃勃的怒放。
哲学家为什么不惧怕死亡?朱锐力图告诉我们,问题的答案不在生命之外,而在生命之中;问题的解决,不在于怎样摆脱死亡的恐惧,而在于一旦我们认清生命和死亡的关系,死亡的恐惧就不再会产生。从“鳄鱼之眼”看,一切生命总以其他生命为食,也总为其他生命而死,这本就是大自然得以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的必然性法则。对死亡的恐惧,并不来自死亡自身,而来自将死亡从生命中排除的徒劳企图。对自然的敬畏,让我们在热爱生命的同时,不再畏惧死亡。
死亡不止意味着生命的终止,也可以意味着生命的完成,因为完整的作品本就需要一个完结。
p.s.最近被一部讲生死与死后中阴阶段的电影深深震撼,简直就完美呈现了我对人死后那个过渡阶段的想象,分享过十几位朋友,但很遗憾,竟然几乎没有一人想看或看过。
死亡是什么?死亡恐惧吗?在慢慢碌碌的人潮人海中,又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两个问题。理解了死,才能更好的生。宗萨钦哲蒋杨仁波切最近的一部电影《十字路口的猪》,就是在启发我们思考,共勉。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比兔TV btutv/miuwa/xink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