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

评分:
6.0 还行

原名:妖猫传又名:沙门空海 /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 大唐鬼宴 / 空海 / 空海 KU-KAI 美しき王妃の謎 / 沙門空海唐の国にて鬼と宴す / Legend of the Demon Cat

分类:剧情 / 悬疑 / 奇幻 / 古装 /  中国大陆   2017 

简介: 故事发生在盛唐时期的长安城,白乐天(黄轩 饰)本是朝廷要官,却为了收集写诗的素材

更新时间:2018-01-05

妖猫传影评:如何评价电影《妖猫传》对原著的改编?


提示:很多评论都在说没必要买书了,这个不是我写此文的本意,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主旨,但都很美,看书所感受到的是另一种历史和文化,如果你是先看书,后看的电影,那就更好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大家都能看书之后,有不同的见解一起探讨。

电影《妖猫传》改编自日本小说家梦枕貘的代表作《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而电影对原著做了很大程度上的改编。
看完了《沙门空海》小说,才明白陈凯歌在《妖猫传》里的改编确实很有必要,也觉得陈凯歌的电影,其实完全独立创作了很多,让整个故事发生性质的改变。如果可以,我宁愿我没有看沙门空海的最后一本,因为实在是……太狗血了。
以下文字《沙门空海》指梦枕貘的长篇小说原著,《妖猫传》指的是陈凯歌导演、王惠玲编剧的电影。
《沙门空海》中对杨妃身世的臆想,对白龙丹龙黄鹤的拼命加戏,对爱情伦理的描写以及对空海的绝对神话……都让我觉得这是本立意很高,但是最后写糊了的故事,虽然我很喜欢梦枕貘,更喜欢《阴阳师》的整个系列,但还是不得不这么说。看完电影《妖猫传》,也觉得陈凯歌、或者是改编这个故事的编剧,是个至情至性之人,他看到了这部小说的魂,然后把那些七零八落的多余骨肉都剥离了,才有一个符合中国人审美的神怪传奇《妖猫传》。
这么说来,看了《沙门空海》之后,我更喜欢《妖猫传》这部电影,这可能是唯一一个我看了原著之后,更喜欢改编电影的作品。
像《沙门空海》原著这样的故事,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被搬上荧幕的,也绝不会被观众接受的。
---------以下全面剧透,没看过的小说的人,请酌情阅读,或者懒得看小说就直接看下去吧----------------
《沙门空海》的剧情,可能是视杨贵妃为古代四大美女、盛唐光芒的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去这么臆想的情节,所以我看完是有些生气的,这样的臆想里似乎有文化嫁接的成分在,但展现出来的想象确实很残忍,有点挑战我作为中国人的历史观。
1、首先,最颠覆的!
关于杨妃死亡的猜想:
马嵬坡之乱里,杨贵妃被道士黄鹤扎针尸解下葬在石棺里,本来是保持容颜不老,拔针就苏醒的法术,但是却被高力士偷偷拔松了头上的某根针,导致两年后出棺之时——不仅如《妖猫传》表现的那样,贵妃十指指甲外翻惨不忍睹,石棺盖上有大量血肉模糊的血抓痕,并且开棺之时伴随强烈恶臭,那是贵妃排出的粪便屎尿,而贵妃也发色苍白,肌肤苍老松弛,仿佛老去了几十岁,和《妖猫传》不同的是,她一直活着,在那样的地方。
谁也没有这样的胆量去拍出来,毕竟太残忍。更可怕的是,看了这段之后我会不断的去想,这个比死了还恐怖,死了是肌肤已坏,香囊犹在,但这个描述的场景,无异于把最美好的变成最让人嫌恶的,比撕碎还残忍。
《妖猫传》的改编,让杨贵妃直接死于石棺之中,仅仅保留了抓痕的残忍。古往今来很多人都不想相信杨贵妃惨死马嵬驿,所以才有东渡日本、中有一人字太真之类的说法。《沙门空海》是一本以密宗佛教为故事核心的作品,梦枕貘之所以这样安排杨贵妃的命运,也许是为了表现"红颜枯骨"”色即是空“的佛教观点,想说无论如何的玷污依然无法折损杨妃之美吧。但似乎真的超过了我的接受底线,对于中国人来说,《妖猫传》里棺材上的血痕带来的恐怖想象,已经足够去感知那段历史的可怕,杨妃的凄惨可怜,对于历史,这已经是颠覆了。


再现实主义和魔幻主义的中国作家,都不忍去破坏的,就是杨贵妃的美,那是存在于我们中国人一贯以来的历史观里的固有观点,杨贵妃是四大美人,这样的美无法去颠覆和否定,就像无法去否定历史盖棺定论的很多东西一样。
如果梦枕貘是中国作家,估计已经被骂死。我想起桐华当时写《大漠谣》臆想霍去病爱上狼女,假死隐居匈奴,被全网骂是侮辱民族英雄,这部作品被骂道电视剧推迟了两年才上映,剧中人物也皆改名,不能用历史人物的真名;后来她又写山海经神话的《曾许诺》,把黄帝塑造成阴谋权术的形象,被骂到至今再也没写过历史背景的小说了。就算是基于历史的合理想象,在普罗大众心中,最难接受的是印象的颠覆。
文化体系不同,日本作者再怎么研究,也无法了解中国人心中对杨贵妃的那份感情吧,又或许,作为异国作家,梦枕貘敢于去做这样的颠覆。但陈凯歌是理解的,甚至是推崇的,所以《妖猫传》里会那样去拍,用黑猫的视角去看那座紧紧封闭,只传出撕心裂肺的恐惧哭喊和被砰砰砰批命敲击的石棺,那一幕或许比开棺看到美人已成白骨,或美人已苍老要温和一点。
2、杨贵妃身世的改编:
本书中,杨贵妃是道士黄鹤的女儿,是黄鹤用来报复大唐王朝的一枚棋子,玄宗沉迷贵妃美貌、杨国忠专权、李林甫乱政,都是黄鹤一手安排,而高力士也是受到了黄鹤的利用……
按照《沙门空海》对历史的想象,整个杨贵妃的故事是这样的——唐玄宗刚登基的时候命人在敦煌作壁画,两年后驾临敦煌观赏,在当地遇到一个变戏法讨生活的胡人道士——就是黄鹤,天子权威、阴差阳错,导致黄鹤亲手杀了自己的妻子,因此黄鹤对玄宗怀恨在心,誓要报复。
黄鹤想刺杀玄宗,但是困难重重,后来在蜀地大街上遇上了和自己死去妻子长得一模一样的杨玄琰妻子,于是就用咒术经常去迷奸她……因此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杨玉环。
此后他冒出想让自己的孙子当皇帝的想法,于是一手安排杨玉环嫁给当时最受宠最有希望当太子的寿王,但五年后随着寿王母亲武惠妃的离世,寿王又在高力士的作用下当太子无望。当时道法已十分高深的黄鹤,便开始利用和蛊惑高力士,把杨玉环进献给彼时正沉浸在失去武惠妃的伤痛里,满世界寻找美女的唐玄宗。
杨玉环让陛下一见钟情,接着黄鹤利用高力士对唐玄宗进言,杨玉环出家修道,法号太真。很快的,黄鹤以随行道士的身份和杨贵妃一起堂而皇之的进入宫廷。本来,黄鹤的计划是让杨贵妃生下的孩子当皇帝,但杨贵妃竟然是无法生育之身,因此黄鹤有点丧心病狂,把计划变成了毁灭大唐王朝。
于是他蛊惑杨国忠,让他越来越妄为,策划杨国忠和李林甫的矛盾,设计逼迫安禄山进长安,逼他造反……说真的,一个道士有这么大的能力?但如果从讲故事的角度,历史事件里需要有一个杰克苏来穿针引线的话,那么黄鹤应该是个和梅长苏差不多的、躲在暗处翻云覆雨的人物吧。
按照《沙门空海》里对咒术的描述,这一切其实是唐朝本来就有的弊病,其实是人心固有的黑暗,黄鹤的咒术只是点燃了这一切,让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瓜。


(结瓜的情节在《妖猫传》的电影里也有展现,但在小说里,结瓜这个幻术的背后代表了很多的意象,作者想用种瓜来表达“言咒”,也就是念头一旦种下,是如何飞速支配人心的。)
在马嵬驿之乱后几年,当年和贵妃有关的几个人,唐玄宗、晁衡、李白、李龟年等等均已去世。史书中说,得知唐玄宗驾崩之后,当时被流放的高力士没几天也呕血死了。梦枕貘在高力士死之前的这几天给他加戏,以这个宦官的视角去揭示了马嵬驿的悲剧。
黄鹤点燃的是高力士对失去唐玄宗宠幸的恐惧,而高力士对黄鹤的背叛源于,他发现了黄鹤对自己利用的愤怒和大唐王朝即将毁于黄鹤之手的恐惧,所以他一方面同意了和陈玄礼联手发动马嵬驿之乱,一方面又去拔了杨贵妃脑后的针,直接导致黄鹤的法术失效,杨贵妃提前苏醒在石棺中,以那样的速度迅速老去并且不堪的活着直至失智、疯狂。
怎么说呢,在这段,梦枕貘去描述了黄鹤和高力士之间的惺惺相惜,源于作恶的两人却共同造就了杨贵妃和唐玄宗的那场沉香亭畔的美好宴会,造就了李白《清平调》的绝世之作。两人都很怀念那种美好,又因为保守共同的秘密而互相理解了。这块的剧情是,空海在看一封,高力士死前写给晁衡的信,信中的高力士描述了自己死前和黄鹤的对话,借两人之口把杨贵妃的身世、马嵬驿之乱背后的秘密和盘托出。诚然,高力士和黄鹤是这个故事中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所以在他们人之将死之时,要做一番良心的"告白"。

高力士在历史里是一个脸谱化的人物,也缺少想象,但作为当时第一当权者的宦官近臣,又参与皇家秘辛,是个关键配角,梦枕貘把他塑造成了事件中的重要推力,这个想象还是挺合理的。《妖猫传》里没有给高力士过多篇幅,和诸多戏文里一样,他只是背负了勒死杨贵妃的骂名而已,但如果,仅仅是把原著里的高力士稍微联想一下,如果在勒死贵妃那时,他用力一点,更用力一点呢?难道他对杨贵妃确实没有杀心吗?
不过整体评价一下这块的剧情想象,这个道士+奸妃父女祸乱朝纲的剧情,感觉一下把这本书给拉俗了,从美好的唐神鬼志怪传奇变成了野史,感觉很像《天书奇谭》,这种人设就仿佛是TVB年度剧的标配,而且我没有看到作者对杨贵妃的内心做过多刻画,都是援引和旁观,这就算作为TVB剧来说,也是不合格的啊。
3、杨贵妃的下落之谜:
开棺之后的杨贵妃,苍老而失智,被黄鹤身边的两名道士白龙和丹龙,偷偷带走藏匿了起来,无人知其下落。而白龙和丹龙都爱慕着杨贵妃,就在白龙准备和丹龙决一死战时,丹龙主动离开了,等于主动把杨贵妃让给了白龙。白龙占有了杨贵妃,但却发现杨贵妃在高潮时喊丹龙的名字,才知道她的最爱是丹龙……
白龙因此彻底黑化,却找不到丹龙,五十年后化身妖猫在长安城作祟,只为了引起丹龙的注意,主动出来与他厮杀。
此时日本留学僧人空海、日本儒生橘逸势、唐朝诗人白居易,联动朝廷官员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等共同探查唐德宗被下咒中风的原因,因此一路探寻真相才引出《沙门空海》的一系列故事,以及五十年后破败颓废的华清宫的那一场"大唐鬼宴"。
在这场宴会上,以对杨玉环实施的尸解术同样施与自己身上的黄鹤,保持了不老不死之身,突然现身宴会,不仅说出了白龙是自己亲生儿子,和杨贵妃是亲生兄妹的事实,还亲手杀死了白龙,又被时年已经80多岁的老妪杨贵妃用短剑杀死……
之后,丹龙带着杨贵妃隐居,度过了最后一年的幸福时光,杨贵妃寿终正寝。
说真的,我真的很后悔看了《沙门空海》的这最后一本,不仅破坏了我对杨贵妃的美好想象,也让我看完《妖猫传》之后对白鹤少年刘昊然的想象有些破灭掉啊。小说中写这一段,有什么必要?给我一种挖好坑填不下去,胡编的感觉。这段伦理狗血大戏,让我感觉更加野史了,而且怀疑是不是作者从哪部野史里得到了灵感。我记得在赵玫写过一部《高阳公主》,里面就说了高阳和亲生哥哥李恪的乱伦之情,但也非常的隐晦。祝天下所有的情侣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妹,用这个情节当做本书最后的一个底牌,确实很撑不住。
表达了什么呢?杨玉环是一个身世凄惨的女子,一生为人所利用,不仅被亲生父亲利用,二嫁给年老的黄帝,最后却被至于不得不死的情况;而芳华已逝、重获自由之后,又被自己的亲生哥哥霸占。
还是要表达,黄鹤和丹龙这一对父子,内心黑暗如深渊?造化弄人,害人者终究要被上天惩罚?
再往深处去探究,难道是要说,在彼时宗教风气自由的唐朝,也滋生了很多黑恶如魔鬼、罔顾伦常的宗教?
这些都是我很难接受的情节,这部立意这么好的作品,这样结尾,让人觉得有些遗憾。可能是我没看懂这部小说,如果有特别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希望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下面说一下,我对《妖猫传》电影改编很喜欢的一些地方。
最喜欢妖猫传的改编,不是李白的那个花想容呗,没有get到呗字到底好在哪;也不是极乐之宴展现的盛唐奢华和唐玄宗的天真赤子。
对白龙的改编,是《妖猫传》里着墨很多的部分,不仅让白龙作为一种牺牲,和妖猫合为一体,也将白龙塑造成了至情至性的少年形象。看了《沙门空海》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个白龙少年是原著里没有的,和原著里的白龙大师、咒师根本不是一回事。
原著里的白龙,是个彻底的悲剧人物,纯纯粹粹的悲剧,一生为得不到爱的悲哀所困。但电影里的白龙,只有他的感情被提纯了,两个少年里,白龙和丹龙,白龙是阴郁的那一方,而丹龙是阳光的那一方,小说里也是,所以白龙最后才会化身恶魔,四处作恶。
电影里的白龙,是仰望明月的,他的恨就和爱一样纯粹,一点也不污秽的。所以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改编,特别是在看了原著之后,导演和编剧在看到这样一个脆弱的反面角色之后,体会到的是他心中对女神的那份纯粹的爱意,少年一样的干净的心境。这样的少年不能染指女神,这样的少年应该像供奉一尊艺术品一样供奉着所爱之人。



这是白龙眼里的贵妃形象 透过他的眼睛去展现的女神形象。
电影里白龙是为何而牺牲的呢?为了保护贵妃的美,当时贵妃中了蛊毒即将腐烂,白龙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得她依旧完美无瑕。
所以啊,《妖猫传》这部电影,用对白龙这个角色的改编,拯救了《沙门空海》这部原著中对杨贵妃的一些不美的描写,给白龙拔去了身上的黑色羽毛,彻底美化了这个人物。
对改编最喜欢的是,让丹龙、白龙,化身为一对白鹤少年。这是原著中没有的,这个化身白鹤的联想,给了白龙真正的灵魂和生命,也展现了中国编剧和导演进行改编时的文学和历史考虑。
首先,仙鹤在中国一直是道教象征,“鹤寿千岁,以极其游”,鹤是一种很长寿的禽类,被古人视为祥瑞。驾鹤归西是一种很美好的身后祝愿。白龙丹龙作为道士,正如两只白鹤。而鹤,经常作为吉祥的图案被刺绣于锦衣华服上,而曾作为女道士太真的杨贵妃,她的衣服上,也有这样的白鹤。白鹤的意象可以说是更加强调了杨贵妃和道教的渊源。
其次,电影的男主角是白居易,白鹤和白居易的关系,不用多说了,白居易一生以爱鹤著称啊,他不仅写下大量咏鹤的诗词,用白鹤自比高洁,最有名的是《池鹤》了吧,而且他养了一双华亭鹤,这对鹤不仅陪伴他多次迁徙,不离不弃,走遍南北,也陪伴他到了晚年。他一生与鹤为伴,视为至爱。
我不由得想,是否丹龙和白龙正是想要对应白居易身边的这一双鹤吗?难道丹龙和白龙两位仙人,就那样化身为鹤,陪伴了白居易一辈子。这种故事和史实之间的呼应和互文,应该是历史传奇类小说追求的一种境界。
白鹤少年,读来都是很高洁的感觉,仅仅是读这句词,就能想到那是怎样的一对少年。一个热情,一个冰冷,之后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命运。一个从意气风发到化身为猫,一个从默默隐忍到得道高人,在白鹤少年的bgm里,贵妃和大唐都是配角吧。

对剧情里印象很深的一幕是,张雨绮演的春琴中邪了,半夜走在屋檐上,吟唱“云想衣裳花想容”,然后流下一滴凄楚的泪。如果那时,她是被妖猫所附身,那吟诗和流泪的,就是白龙吧。即使这么多年过去,吟唱起这句诗,想起当年宴会上第一次与他对话的贵妃,他依然酸楚不已,心痛流泪。
这个电影里所有的感情,都集中在白龙的身上。我看微博上燕公子写,成人的世界都是在演戏,贵妃知道自己要死,所以也陪皇帝一起演戏,所有人也都在配合这场戏,只有一个少年,他站出来戳破了谎言。
说的很对啊。
另外,就是对于贵妃和玄宗感情的这块改编。原著里,白居易曾经拷问丹翁,就是老年丹龙,当年陪伴在唐玄宗身边的贵妃,她真的感觉幸福快乐吗?丹翁说,你问不是问题,是谁也无法回答的人心。
电影里贵妃死后,镜头的视角是从破碎的木地板向上仰拍,观看黄鹤、高力士、杨国忠如何筹谋应付陈玄礼,那个镜头,就像是死去的杨贵妃躺在那里凝视着他们。那一段,就是以杨贵妃视角在拍摄吧。展示出来的除了人死身后事的悲凉,更有一种嘲讽吧,镜头语言很明显的暗示了杨贵妃根本知道他们的一切阴谋。
电影里把整个故事的终极秘密隐藏在了,杨贵妃之死其实是唐玄宗一手策划,也算是另一种方式回答了小说里那个白居易的问题,比起小说里所探寻的宇宙的秘密,电影里的秘密是人心与情感,是《长恨歌》中秘而不宣的矛盾——为什么如此爱我,还要置我于死地。有文学评论说,《长恨歌》是以唐玄宗为视角写的,所以那些“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他晚年的一厢情愿。
----------------------------------------------------------------------------------------
《妖猫传》这个电影很中二,还有很多普世化的古典元素,它有很多历史背景,但是展现出来却并不晦涩难懂,有些台词甚至过于直白到有些烂的程度。虽然不是完美的电影,但让我念念不忘,想看很多遍,元旦期间走进电影院去看了两遍imax版。
脱胎于《沙门空海》,《妖猫传》继承了这部小说里立意最好的部分,那就是用主角架构起了一个复杂的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把佛教、诗歌、音乐、舞蹈、幻术等等元素,装进传奇志怪的故事框架里,又引入一段众所周知的历史悬案,还是一段风花雪月的历史悬案。
如果说《妖猫传》是改编自《沙门空海》,不如说,它只是借用了这个立意和结构,它想展现和还原的,和原著完全不一样,电影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杨贵妃、唐玄宗,甚至妖猫作祟背后的情感动因上,而小说的指向则是,通过一系列事件引导空海走向密法,参透宇宙的过程。
同样一个故事,梦枕貘和陈凯歌,用了两种方式去诠释,看起来也像是空海和白居易之间的那种文化上交流碰撞的微妙关系吧。作为日本人去诠释的梦枕貘,更多的是对大唐文化的崇拜。而作为中国人去诠释的陈凯歌,就不得不去回想那个璀璨辉煌的时代,去描写唐明皇的天真赤子、宇宙之王形象。
电影里说的“无上密”指的是什么呢?原著里空海求得的佛法,是终生皆空。而电影里,空海参透的无上密,指的更是一种参透虚实的态度,幻术里也有真相,指的是极乐之乐。这个词出现在极乐之宴里,唐玄宗散发击鼓,迎接要杀他的安禄山,这种胸怀和高傲,是一种极乐之乐的无上密;晁衡对杨贵妃表白之后,唐玄宗没有杀他,而是送他四个字,极乐之乐,这种即使面对要抢走自己至爱女人,依旧丝毫不放在眼里的轻蔑与傲慢态度,是一种极乐之乐的无上密。
所以,最后空海说他参透了无上密,指的是他最后点化白龙那句,她已经不是那个身体很久了,因此,不必执着于悲伤、恐惧等种种情感,像那个在大海里依旧抱着孩子很平静的母亲一样,无惧无畏坦荡面对。
而白居易说他从白龙的故事里参透的无上密,指的是他的长恨歌一句不改,在黑暗的真相与人心里,保留最美好的部分,就像小说里写的,黄鹤和高力士亲手造就了阴谋,却也造就了那美好的沉香亭畔的宴会之美。把那样的美,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去感受它的事实存在,这样的态度是一种无上密。
总体来说,《沙门空海》作为一本传奇志怪小说,有这么好的架构,也许只有国外作家才能跳脱出民族化的束缚,去用这样的视角观看历史事件,梦枕貘的叙述很好很精彩,一直很喜欢有日本视角的历史小说,包括陈舜臣的历史系列。但《妖猫传》的改编,我更喜欢,荧幕上的古代少年形象,一时记不起来很典型的,但从此以后,我应该会一直记得刘昊然所饰演的这位白龙吧,是个很丰富立体的少年形象。

妖猫传的相关影评

  • 6.8分 高清

    海岸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7.8分 高清

    我为勾勾狂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比兔TV ic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