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s de Sarre下车伊始,就被送他来校的父母打气说,要当一个男子汉,想一想波拿巴(应该是拿破仑)。这样一个面目清秀、成绩优异的贵族子弟,进入一所男生云集的教会学校,的确叫人满怀期待。而且,Georges de Sarre刚一入校,就发现了身边的两个男孩(Rouvière和Ferron)之间的同性恋爱。这两个男孩一起踢球,一起逃课,还曾经一起歃血为盟,互赠礼物和情诗……好景不长,Georges de Sarre就因为发现了他们之间的情诗而心怀忏悔,并私自将情诗交给了校长,导致写情诗的男孩被迫离校。另一个男孩因为害怕被开除,声称从此戒掉这种行为。
这可不是第一次Georges de Sarre向校长告密。以为发现他们肮脏秘密的神父教员深夜逼迫他们忏悔,被Georges de Sarre拒绝。他们之间发生了对峙。就在神父教员声称发现了Georges de Sarre和男童Alexandre Motier之间特殊的感情之后,威胁Georges de Sarre,于是Georges de Sarre开始反击。趁着神父教员带领一名其他的学生到自己的卧室后,Georges de Sarre向校长递了匿名信。
16岁的Georges de Sarre对男童Alexandre Motier的迷恋,的确很难称之为同性恋爱。尽管他们之间的幽会和相思,显得热烈而温馨,而且这并不仅仅是法国人的热烈情绪。但是,没有理由认为Georges de Sarre刚刚破坏了自己好朋友Lucien Rouvière的同性恋情——他破坏的这段同性恋情的确充满了性的不洁,就像Georges de Sarre试图用干净的手帕给受伤的Ferron擦拭的时候,Ferron的男友Lucien Rouvière却用脏兮兮的手帕给他清洁起来,还嘲笑Georges de Sarre的一切都过于洁净了。这明显是一处隐喻的情节——然后转身自己就投入了和一个更小的男童之间的同性恋情。
该怎么理解这段同性恋情呢?这和纯洁有关。这里的神父教员在向学生们大声讲述关于向圣普拉西德乞求神圣的友谊的宣讲。不仅如此,校长还问Georges de Sarre是否喜欢聖泰西修(St. Tarsicius)殉道的故事。——聖泰西修是三世纪罗马的一位神职人员。有一天,身上藏了圣体在亚比安大道上行走(相传他将圣体送给被囚的基督徒),异教徒拦住他,问他身藏的是什么東西。泰西修怕圣体被异教徒亵渎,坚决不肯将圣体交出,被异教徒用棍棒活活打死——还说,人们习惯将圣泰西修雕塑成儿童的模样。儿童自然是最纯洁的,像天使。另一位神父教员对Georges de Sarre也说,他的口味非常高雅,就是因为他手中拿着一个孩童的画像。或者他猜到了Georges de Sarre对男童的爱,也或许他联想到了Georges de Sarre有对纯洁的迷狂。也是出于对不洁的恐惧,他两次告密。
对于在一个充满了各种警觉、甚至毫无隐私的教会学校,Georges de Sarre对Alexandre Motier的男童之爱,充满个种种禁忌。但是,《特殊的友情》并不是《军官和男孩》,也不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后两部电影对男童之爱的性,充满了大胆和愉悦的描述。而《特殊的友情》则是对纯洁的焦虑。当Alexandre Motier对Georges de Sarre的爱越来越坚定和无畏的时候,Georges de Sarre的爱,反而退缩了。他肯定充满了不洁的想象。并处于对不洁的畏惧,他退还了给了Alexandre Motie所有情书。对纯洁的迷狂,在男孩的悲剧下,达到了最高潮。纯洁获得了,友谊变成了爱。我们从Georges de Sarre最后的那封情书中,能够了解到,那种充满了欢愉的爱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