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

评分:
0.0 很差

原名:我本是高山又名:了不起的她 / Beyond the Clouds / She is Magnificent / The Magnificent She

分类:剧情 / 传记 /  中国大陆  2023 

简介: 这是一个坚毅的女人和一群刚刚毕业还很稚嫩的老师,带着一百多个女孩成功逆天改命的故

更新时间:2024-01-27

我本是高山影评: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沙丹+导演杨瑾+摄影汪士卿】【20240121最新映后交流】


原来冤枉一个好人的感觉,居然如此五味杂陈。《我本是高山》还未上映,我就给杨瑾导演微博留言肯定会去看,也提前跟媳妇打了招呼计划起来。但后来看了豆瓣差评,我决定拒绝买票去看。

上周末有光影会客厅筹办的,4场杨瑾导演作品展演,而且映后交流有沙丹老师和杨瑾导演对谈。正好媳妇刚上大一的妹妹寒假来北京玩,想去的景区票都抢不到。我突然想机会正好,来个硬碰硬去看这个电影。如果豆瓣差评说不尊重女性,不尊重学生,确实属实的话,我就现场带他俩,跟导演死磕到底。

然而,我被疯狂打脸了,我真的被豆瓣节奏带跑了,误会杨瑾导演了。现在做这个视频,不知道算不算晚,主要是想转述几个现场听到的,杨瑾导演不能回应的问题,以及不能回应的原因。

杨瑾导演
观众:其中有我(起立提问者),还有位是汪士卿摄影师
沙丹老师和杨瑾导演

我不靠做视频赚钱,这只是我纯粹的观影日记,一般人估计刷不到这个,如果能刷到,最起码说明你是一个喜欢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网络节奏走的人。需要说明的是《我本是高山》是郑大圣和杨瑾联合执导,现场只有杨瑾来,为了口述方便,下面提到的导演都是杨瑾。

1 你咋知道张老师不认可《我本是高山》?

1.1豆瓣评论:

设身处地想一下,张老师看完电影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被一群坏东西污蔑和歪曲她该多么无力,她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不像年轻人对网络这么熟悉,维权太难了,她只能难过错信了一群骗子。他们这样欺负一个呕心沥血为信仰为理想奉献全部的人太可恶了。一群九漏鱼208高高在上俯视穷苦人的苦难,把别人的崇高信仰远大理想当下饭小菜,其心可诛。

1.2看到豆瓣评论后的观影前想法:

啊,真的假的,点赞都过5000了。张老师要跟电影维权的事情,怎么没有报道?这个观众是从哪里得知的小道消息,如果属实的话,电影我肯定不看了。如果这人自己编造的,岂不是网络造谣了,得进去关几天?要不要去看,好犹豫?

1.3映后听完主创交流后的想法:

映后沙丹老师和导演都讨论了这个问题,我先说我的感想。大家是不是从来没有思考过,好人好事的动机?其实,之前的英模电影对好人好事的动机,进行了人为嫁接。大部分都嫁接到了宏大的家国天下上面,实际上是说服力不强。

再加上,现在有很多观众,面对严肃命题,养成了一种非常喜欢用插科打诨的评论,进行非严肃调侃,以及自嘲式解构,并以此来炫耀自身的优越感。最终会把好人好事的动机,直接戏谑化的嫁接到,伴侣去世带来的创伤。而且,还以此作为差评,不建议别人看。点赞把这一条给置顶的人,只是喜欢这种自嘲式结构,但却没能预料到,严重的影响到了电影,甚至影响到了张老师,这样做,其实是不公允的。

说回张老师本身。一个好人,她往往是拥有,简单的,让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人,觉得有点傻的,善良。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我想,接近一万的房贷,做很多事与愿违的事情的我,身边这样的人应该不多。

我妈妈58年出生,比张老师小一岁,而且也是做了三十年的教师。因为我妈妈也姓张,看电影的时候,我好几次感觉那里面是我妈妈,真的,我没有夸张。

后来我搜了张老师的生平,原来她很小妈妈去世,爸爸变成鳏夫,然后跟着支援边疆的姐姐,来到云南香格里拉市。后来跟丈夫结婚,丈夫是当地的白族,后来丈夫癌症去世。其实你只要读到百度百科的这些介绍,就不会那么简单的做出判断。

导演映后回答,精辟的总结了她的生平,爱是一个会传承的东西。张老师的行为,是因为得到了父亲的爱,丈夫的爱。剧情里16岁千里回家父亲背她,丈夫帮她缝补衣服,都不是去强调性别对立。只是张老师小时候死去的是母亲,婚后癌症去世的是丈夫而已。可是客观事实而已。

丈夫对于张老师,是一个港湾,在张老师撑不下去的时候,安慰她不行了就回家的人,是背后支持她事业的人,根本不是刺激她建立女校的人。

下面导演讲了几个关于张老师丈夫的故事,我觉得都可以单独拍一部电影了。

她丈夫有一次撞房梁,眼睛斜视了。做手术会打麻药,可能之后影响跟张老师生活。就决定2小时没打麻烦,忍痛做完手术。

张老师保留2件丈夫的遗物。

第1个,是丈夫癌症住院时候用过的饭盒,开始有两个但慢慢的坏了,剩下一个。张老师孤儿院的孩子长大后,一直帮她修修补补,这个孩子现在到宣传部工作了。

第2个,是丈夫穿过的绿毛衣。就是电影拍摄的时候,胡歌穿的那件。

导演没有机会跟张老师求证,胡歌饰演她丈夫有关剧情的态度。但张老师唯一的闺蜜,是认可的。这个闺蜜当年陪张老师到处家访,也记录了很多新闻故事。闺蜜的女儿也在张老师的学校上学,这个闺蜜几乎每天骑电动车把张老师的孤儿院,送到女子高中。

张老师没有公开表示过对电影的评价,但她是号召531个女子高中的师生都看这个电影的。我认为这是某种程度的认可。

2 有谁关心张老师建女校的初始动机?

2.1豆瓣评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2看到豆瓣评论后的观影前想法:

这个一星差评,是觉得电影里把,张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塑造的很对立吗?是在暗示学生上学,是被老师逼迫的吗?如果电影讲这个,我可不去找这个不痛快了。好犹豫,要不要去看。

2.3映后听完主创交流后的想法:

我在看电影之前,预期是女孩版的《放牛班的春天》,但看完却发现是中国版的《沙漠之花》。《沙漠之花》是我大学宿舍大哥,第一个有女朋友的室友推荐给我的。

讲述了非洲还保留割礼的一个女孩,在旧习俗和新环境之间,进行痛苦的过渡的故事。是一个人类兽性减少,人性增加的过程。当时把刚上大学的我看呆了,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的痛苦。

导演说,张老师在做女子高中前,是有一个孤儿院的,她看到被抛弃的大部分都是女孩。

而丈夫癌症去世之后,她想换个环境,就调到了华坪县,跟闺蜜在同一个县城工作。在华坪的民族中学做老师。在这样的学校,张老师又看到辍学的大部分都是女孩。

民族中学,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是我国自治的一些地区,会根据当地特色,开办的国办中学,只不过民族学生比例相对较高。课程内容除了跟我们一样外,还有一些民族文化的传承课程。导演说张老师在这个学校当班主任,把班里的成绩都带到了全丽江市第一。

我想,面对重男轻女,我们似乎不用过多解释,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根据之前我做《回西藏》、《一次离别》这些影评的研究,民族地区这种重男轻女的改进,是整体慢于发展比较好的城市的。当然也跟民族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跟地方的发达程度有关。刚好有些民族地区,发展比较落后而已。

张老师没有去抱怨这些现象,而是想不要让出生于新环境下的女孩,带有强烈的讨厌旧的环境的恨。如果能让女孩学会知识,走进相对发达的地区,是不是就不会有被抛弃的女孩了。所以,是在孤儿院经验基础上,又决定做女子高中来从根源上,亲力亲为的解决被抛弃的是女孩的问题。

张老师在主流媒体做过《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动机就是上面。她希望学校能免费,靠大家的力量,解除落后地区女孩,不想上高中的后顾之忧。

在这里,我不会说片子里老奶奶坚持的,十几岁嫁人,卖几千块这个观念错误。我只说,在一定历史时期是客观存在的,现在有条件转变了。其实,这种转变的阵痛不止是孩子,老人也需要承受。而我们这些观念相对开放的人,需要做的便是尽可能的传播一些开明的观点。这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不止是张老师的义务。

很多孩子面对旧时代和新时代的观念差异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老家很落后,甚至有恨。实际上是社会发展中,必然存在的差异。那就需要有一些人,不是出于赚钱,去弥补这种差异带来的问题。不止是物质层面,还是心里关怀层面。需要给一些新旧观念转换中的孩子,一些缓冲。

很多年前《奇葩说》上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那些非要生一个男孩的妈妈,小时候也是那个被歧视的女孩,为什么长大以后没有反抗,而是参与到这种歧视中。是自己没有能力,还是功利心强,还是惯性思维下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所以本片名字不是《张桂梅传》,而是《我本是高山》。这句话的主语是每一个孩子,而且电影海报上,海清只是六个脸庞中,一样大小的其中一个。真正的主角,其实是每一个努力改变自己,的女孩。

3 还能不能让人,说人话?

3.1豆瓣评论:

信仰这东西,导演没有,也不许别人有。

3.2看到豆瓣评论后的观影前想法:

这个评论是观众太正,觉得导演太接地气,还是观众太接地气,觉得导演太正了呢?传记片里关于信仰的内容,不一直都是宏大叙事吗?这片子难道敢放弃宏大叙事,追求真实?要不要去看,好犹豫。

3.3映后听完主创交流后的想法:

传记片在国外,几乎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商业门类。《社交网络》讲关于扎克伯格创立facebook,《达创业家》讲关于麦当劳的创立故事,《气垫传奇》讲关于飞人乔丹鞋子的起源,再别提乔布斯的故事来来回回拍了好几版。占用大量公共资源,用影院纪录片的方式来达到某些商业目的,显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意。

不过,为了商业目的,这些电影都在不断的探索人物传记片的边界。我们会发现,电影在打动观众的时候,需要提供的更为感染人的视听语言。在电影里,我们能看到一些刻板和教条化的东西,导演在视图找一种更亲民的方式。

但观众显然没有看过这种东西。比如丈夫谈话戏份太假,《红梅赞》的引入太正,以及学生高考宣誓,和老师宣誓交叉剪辑太教条化,身上的徽章太显眼。

导演说,丈夫和张老师谈话的戏份,反而是要突破教条化内容。现实中,即使是英模,和家人说话也是说人话的。看完电影我媳妇说,胡歌来演丈夫,相当突破常规了。我说,我们是不是习惯了男英模配和美的媳妇,看到这种女英模配英俊的丈夫都不习惯。看来,一个缝衣服的老公,听张老师诉说办学的艰难,可能在中国电影史上,一个极具突破性质的画面了。

导演说《红梅赞》是张老师本人喜欢的歌曲,而且前两句其实是“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这两句描述的是张老师的故乡,东北。其实,这首歌不仅歌词符合女孩的奋斗的剧情,也表达了张老师对出生地老家,东北的怀念。最终张老师在和孩子们开玩笑的时候,用上了周杰伦《双截棍》的歌词,这就是一种新旧的和解。那场宣誓的交叉剪辑,并不是想崇高化高考,反而是起到的平民化老师宣誓的效果。我觉得,很多人对宣誓场面出现有抵触情绪。但仔细想想宣誓的本质是什么,其实跟一个东北的父亲跟女儿说,我要保护好你一辈子,这样的承诺是一样的?为什么不能交叉剪辑在一起。宣誓本,就是一种对目标的明确。制片人吴妍妍客串饰演的酒店经理,挨个让店员喊出我能行,到了山英的时候,不也说,你不喊就算了。

沙丹老师在映后交流里提到,电影中通过写实来表达寓意的部分做的很好。比如,电影开始,学校开门,梁老师踩到泥坑里光脚跑走了,蕴含着之后的过程充满艰难。比如,大家爬到山顶去了解各种大学的位置,张老师说自己上不去,也下不去了,蕴含着建学校这件事她没有退路的尴尬。

而沙丹老师,对另一幕戏的赞美,用到了华彩两个字。这一幕是,张老师生病垂危之际,在幻觉里出现了癌症去世的丈夫,走出屋子外面,到了一个金色的雪山脚下。但是屋里传来了学生们唱歌,一个扭头,雪山脚下的丈夫消失了。张老师在病床上流下一滴泪,原来并没有去世。

之后沙丹老师还解释为何这场戏非常的华彩,是因为英模电影,甚至是传记片,甚至是我国院线电影,是不允许存在幻觉、不合理、不科学的段落的。虽然是为了避免神化角色,但也限制了电影的抒情化的表现。其实,我们在上学时候,创作一篇赞美母亲的文字的时候,也是有写实的部分,也会有非常抒情,艺术化的部分,用比喻句的手法。

而近几年,我国电影里开始允许出现这样的内容,是一代一代的从业者努力探索的结果。但之前这样是没法拍的,沙丹举例了陈国星的《第一书记》,在14年前,结尾想用一颗枯萎的树,又充满生机来蕴含当地又生机勃勃,都不让拍。但今年陈国星和藏族导演拉华加的《回西藏》里,却大量的采用诗意化的内容,把当地人眼中如同活佛一样感觉的,孔繁森拍了出来,做出了突破。

在映后交流的时候,我也表达了对写意的内容,观众很难解读出来的现象,自己的理解。这里我再复述一下。我们上学期间,受到的物质决定论的东西太多了,甚至在学校里,思想道德相关的学习,都是用一个冷眼旁观的态度来学。但实际上哲学和心理学层面的内容,所起到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不至于说我们要,完全认同意识决定论,而是我们需要学习到心里层面的一些规律,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电影里这场戏,很多观众要么不能联想,要么就过渡联想。其实金色的雪山,在视觉寓意层面沙丹老师说的很清楚,是死亡的象征。我一开始以为是冈仁波齐山,因为冈仁波齐山就是这样的,一座没有珠穆拉玛峰高,但从未有人能征服的雪山。成了佛教中,生死轮回的某种象征,信仰这座山的就只能沿着山转圈来表达敬畏。跟导演提问是不是冈仁波齐山后,导演解释,片中的山不是冈仁波齐山,而是离故事发生地很近的白马雪山。我查了下,白马雪山也是某种程度上,香格里拉所代表的“心中的日月”。

所以,那一场戏就是表达,张老师在弥留之际的选择,要跟随丈夫去幸福的轮回,还是在人世继续照顾学生。对朴素的生死观的有了解的观众,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如果不能科学看待这种生死观,很容易神秘化,超自然现象化。所以,有人觉得这场戏,想表达张老师的信仰是她老公,就完全大错特错了。另一种评论说,这场戏,想表达张老师被老公的离去刺激以后,决定做个独立女性,开女子学校,也是大错特错。

导演在现场讲了2个张老师颇为有趣的事情,我想虽然不至于很神化,但确实神奇。不得不说,心里层面的信仰,有时候能带来身体层面的坚强。

第1个故事是,张老师一次生病弥留之际,跟前来探访的书记借5000元,要给她的学生买奶茶喝。她死后的丧葬费再还给书记。书记说不行,死不死还没个准呢,就直接借给了钱买奶茶。

第2个故事,又一次生病弥留之际,非常严重,周围老师出主意说,要不要叫几个孩子来,给张老师讲考大学的计划。张老师听着听着突然就把针头拔了,说没病了,可以回学校了。张老师爱听学生的考大学的事情,是因为有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比如有次家访一个村里的老爷子,给她吃土豆,说吃饱了,希望她给村里培养一个本科生。

4 让伟大的人不接地气就是在捧杀她

4.1豆瓣评论:

点映已看了,确实很感人。但是我觉得矮化了张桂梅校长,她本人是很慈祥、很平和,温柔有力的,无产阶级斗士。但是影片中,她对待那些老师,像个资本家,眼神看起来那么无情。还有不断闪回董老师,他在张校长心中是什么样的存在,是否有现实依据,这样改编可是降低了张校长的伟大。

4.2看到豆瓣评论后的观影前想法:

这是一个有点像退休老校长的评论,觉得电影里张老师太无情了。张老师需要是温柔有力的,这影评,跟有的学校上写着,严肃,加活泼的,自相矛盾的标语一样的诉求?是张老师太普通,还是观众神化了她?要不要去看,好犹豫。

4.3映后听完主创交流后的想法:

近几年我国在人物传记片上有非常多的探索,没有走国外那种跟商业品牌挂钩的思路,而是把公共资源放到了,需要公开宣传的重点事迹上。

在表达手法上,也避免个体英雄化表达,突出群体的努力,比如体现国人做生意有原则的《中国合伙人》里,没有台词直接证明,黄晓明饰演的就是俞敏洪。比如《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里,也没有台词直接证明,邓超饰演的就是蔡振华。而郎平女儿亲自饰演郎平的电影,没有叫《中国女排》,定名为《夺冠》。《李娜》也更名为《独自·上场》,还在等待上映。这些处理当时我是有一些不舒服的。但现在绝非很合适,没有这样做,才能让我们现在顺利的讨论俞敏洪对待董宇辉,是不是铁公鸡,以及讨论足坛和体坛的各种问题。

其实张老师的印象里,大家对她的印象只是一个,非常苦的燃烧自己的蜡烛的形象,但实际上她是一个非常立体的人物。是校长,是学生眼里的老妈,是丈夫癌症去世的寡妇,更是黑龙江一个鳏夫的女儿。所以,影视语言上,再去以劳苦功高的形象,行为动机假大空的架在那里,是不符合现在观众的诉求的。

映后交流中,沙丹也针对电影中有争议的段落进行了提问。比如,张老师对学生,逼迫她们剪头发来节约时间。对老师,要求减少休息,甚至对前来支援的干女儿,请假的时候也说风凉话。所以,这些丰富人物的部分,是真实还杜撰的,当时如何取舍?

导演说,电影的故事聚焦于学校建校的最艰难的3年,需要突出一种紧迫感,让大家感觉张老师整日非常的苦,实际上她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片中干女儿老师,来请假的时候,剧情是所有奔溃的节点上,她的学生被逼婚打死了,她的妹妹又退学了,只留了一封信。那个时刻张老师就不能再是神人了,也应该有破防的时候。但是却碰到以为能理解自己的干女儿,来请假,所以她生气了,说出了你要请假,就请一个学期之类的话。

电影拍摄时候每一场戏都是经过严格推倒的,未能到点映场的另一位郑大圣导演,会首先和海清预演,之后导演还会预演,编剧还要紧跟着修改,而且还有云南宣传部对剧本的把关。这一幕的设定,就是张老师的崩溃。

导演说现实中,这样的奔溃也并不是没有。张老师也会通过自己跟自己抱怨,来排解压力,会自己跟自己说,这学校办不下去了,也不怪她自己,老师应届毕业生底子差。我认为电影把,这种内心的斗争,通过唯美的画面表达为跟丈夫的诉苦,丈夫还安慰她坚持不下去就放弃吧,这样的处理是非常温暖的。把张老师没有塑造成钢铁女强人,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导演说,现实中,张老师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一个人。在剧本采风阶段,他们在学校遇到了,张老师处理一个精神病女孩的事情,带女孩来的人,把学校以为是所有女孩的问题都管的地方,但实际上与学校无关。张老师现场一边生气的说,怎么什么事儿都找她。一边又打电话给攀枝花的精神病院,然后还垫付了医药费。

5 你去电影院是要看新闻播报吗?

5.1豆瓣评论:

1.山区女孩跋山涉水去到学校,饭钱都费劲,哪里的钱逃课逃学去夜市那种地方消费流连?4.亡夫的篇幅真的有必要吗,有必要那么长吗,有必要刻画成校长的精神支柱吗?电影不配要人给分,拍得什么玩意,但是原型的故事实在传奇又伟大,看在原型的份上给两颗星。

5.2看到豆瓣评论后的观影前想法:

电影有展现逃学打游戏啊,好真实,能唤起高中的回忆。但穷孩子也会花钱去夜市消费,这放到电影里是写实,还是这个评论涉世未深,没在农村长大啊?好犹豫,要不要去看?

5.3映后听完主创交流后的想法:

今天的新闻,《芭比》的奥斯卡提名把导演和女主演的奖项,在提名阶段就否决了,就可以看出女性电影,真的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大家以为的男女平等,是为女孩争取一些机会。但实际上,隐藏了背后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连女性主导的世界,我们连想象一下有有难度。

换一个说法是,为女孩争取机会,有个假定的前提,让你潜意识里接受,女孩不如男孩。欧美,为黑人争取机会,也是有个假定的前提,让你潜意识里接受,黑人不如白人。更为高级的做法,是我们需要大胆的想象,女性主导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

不仅视觉上习惯丑男配美女,也需要习惯丑女配帅哥。而目前的影视作品里,几乎没有呈现后者。所以《我本是高山》里大荧幕里英俊老公配事业型妻子的设定,让网友还不太适应。此外,剧情中还有很多设定让网友不适应,映后的时候现场观众针对网友差评,又进行了提问,导演也直接做了回复。

首先,女性角色酗酒的问题。网上有人拿着张老师的新闻纪录片中,出现了一个酗酒的男性,来指责电影魔改为女性的设定,不合理。导演对此表示也很无奈,这个角色在现实中确实有原型,并不是非要把纪录片里的男性改为女性。而且这个争议是无法进行自证的,电影团队需要照顾到这个妈妈女儿的感受,她现在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了,不能再拿着她妈妈的事情,放到公众层面讨论。所有剧组的成员、宣传发行团队也都不会对此类问题进行回应。

其次,女孩网吧打游戏的问题。网上的一个小红书上,主要做美食的博主,住昆明离华坪县不是很远,就去华坪县游戏厅晚上10点实拍,说没有女高的学生来玩游戏。导演表示,片中呈现的是第一届新生,当时前半年是周六日双休的。而且当时的网吧费用是5-10元一整个晚上,有些孩子是有这些钱去玩的。现在已经不是双休了,而且网吧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在学校养鹅的问题。学校是养过流浪狗的,张老师也允许养,是一个很温馨的事情。但是电影做了一些设定的替换,把狗换成了鹅,主要原因导演采风的时候发现当地家家养鹅。

学生初中成绩降100分录取的问题。学校确实是有这种情况的,这是基于当地情况的一种特殊尝试,包括只招收女孩是尝试,包括免费高中是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的尝试,包括按学生情况个别降低录取分数也是尝试。剧本的这些内容,也是有云南宣传部的把关的。

最后,导演还特意补充了,耳聋的孩子,原型是一个眼镜有问题的孩子。

其实,针对这些内容,我在现场举手想补充一些我的感受。但时间有限,我放到这里。其实我们国家的院线大规模铺开看电影,并没有多长时间,观众人均观影量是比较低的。我前面已经提到,人物传记片在国外的商业品牌的推广上是非常成熟的,我在看那些电影的时候,是知道这是演绎的部分,而不是记录的部分。我能分清楚,人物传记片和新闻纪录片,是完全两种类型,就跟《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关系一样。

人物传记片的魅力就在于,基于繁琐的历史里,创作者提炼出一条更亲民,更有趣,更传世的故事线。看完人物传记片之后,你对她感兴趣了,开始去论证跟新闻纪录片的差别,我认为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成功。但我想说的是,一旦发现不一样,并没有必要带恶意的差评去攻击电影。多看看世界上不同类型的东西,会让收获一个更平静,对立感没那么强的自己。

非常难得的是,导演认真的给我们映后的观众解释了,我们提问的每一处写实和写意的内容细节,以及处理原因。虽然我不是从业者,但我觉得这些经验,会对从业者有帮助,这也是我做这期视频的原因。

6 都当过学生,就别装了

6.1豆瓣评论:

2.想塑造女学生不上进,其中一个因素是早恋,还是不止一个人,在女校,她们根本见不到异性,也没有通讯工具,早恋如何发生,又要如何被校长发现?

6.2看到豆瓣评论后的观影前想法:

女生电影肯定的关注月经耻辱、早恋之类的绕不开的话题吧,难道又不让拍?一个什么都不能拍的电影,不会又是一个假大空吧?好犹豫,要不要去看?

6.3映后听完主创交流后的想法:

导演说,希望观众把这个电影里的中学,当成一个县城的普通中学看待就好。老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我觉得这个电影,让我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学校里的学习竞争,下课后去网吧玩,甚至我觉得贯穿整个我学校生涯的,还有全班都在早恋,而我年纪比别人小2岁,一直处于很懵的状态。

这里我分享一些听到的故事,不一定跟电影有关。前面提到张老师曾经在当地民族中学做班主任,把成绩弄到丽江市第一。这件事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难。我之前做城市规划工作,基本上全国各地都会去,而且需要很深入的调研。以下是,我在鄂尔多斯出差跟一个司机聊天,以及去九寨沟旅游时候的阿坝州了解到一些见闻。前面已经讲到,不管是蒙族还是藏族,除了有普通的中学,还会有民族中学。

对于我们来说剪辫子,男生不要戴耳环,这些管理要求,在民族中学是要适当的放开的。像电影里呈现的应该是傈僳族、彝族、傣族等,确实会有女生留长辫子,男生戴耳环的习俗。但是电影里为什么还是要呈现剪辫子,我觉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设定,表面上来看是为每天早上学习节约时间。但蕴含的是,旧习俗和新习惯之间取舍的问题,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剪辫子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鲁迅的《头发的故事》,在《走向共和》里开篇就是这样一个画面,这也成了新旧转换的一个标志性的画面。我认为这个剧情,非常的精彩。

另外,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生育观念,是比我的环境里,对年龄更加包容性高一些的。他是因为很多的历史习惯原因流传到现在,是客观存在的,我是理解的。所以,我虽然没有上学期间早恋过,但我不认为早恋是错误的。所以在这些地区,早恋问题也是存在的。

导演说,他山西老家的家人,18岁就结婚,很快就有了孩子,她一直到21岁了才补领结婚证和孩子上户口。这就是欠发达地区,客观存在的现状。

我听到过一个老师处理早恋,让我很佩服。她在处理早恋的问题,并不是一刀切,而是参与到跟学生的斗智斗勇里,把正确的爱情观传达给孩子。这个老师为了解决外校的和社会上的男朋友,总是来学校门口的树林里等学生的问题,老师会拿大喇叭去对着树林喊,所有人都出来吧,我看到你们了,然后把他们都叫出来。

当一个学校女孩意外怀孕以后,这个老师会带着女孩,去修车店找男朋友,先让男人领证结婚来承担责任。但这个男人拒绝之后。老师告诉女孩男人,没有胆子承担责任,就永远是个孩子,就是渣男。在她的观念里的爱情不是错的,只是跟学习冲突时候的爱情,需要每个人做一些取舍。

这些,每一个中学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教师工作里面,需要妥善处理好的。如果能够做到电影里,应该会让故事更立体一些。但目前来看,我推测是不让拍的。

7 编剧制片主演全是女性,还要怎样?

7.1豆瓣评论:

11.19点映,且不上纲上线,这片子其实还是实际硬伤多。导演和编剧不合格,演员也是,海清形似神不似,口音语调不贴,太她自己了,吵起架来咄咄逼人,亲和感太低了,搞得我都有些怕这个人物。演年轻老师们的演员更都大灾难,一种学了一半表演半瓶子逛荡的感觉,都不如演学生的素人女孩们。胡歌实属没有必要,插入那么多段柔光滤镜的亡夫回忆,对剧情发展没什么帮助,既破坏节奏,又完全小布尔乔亚式矫情。各种情节的铺垫,感觉编剧就是在塑造一个家庭情感受过伤害的女性,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7.2看到豆瓣评论后的观影前想法:

又是一个有点像退休老校长的评论,小布尔乔亚式都能扯出来,好喜欢搞这个主义,那个对立啊。不过这片子,难道又是一次利用好人好事圈钱的东西?好犹豫,要不要去看。

7.3映后听完主创交流后的想法:

映后交流中,导演分享了片子的筹备和立项时候的一些故事,我认为幕后如果能做个纪录片应该也是一个跌宕起伏的,女性故事。

起源是,海清看到了张老师的新闻,那时候还没有得2021年的七一勋章。海清团队先是做了一个详细的剧本,完全围绕筹资,千难万险建立学校。这是一个,以成功建校作为剧情结尾的剧本。

海清直接找到了张老师,又找到了云南省的宣传部,最终才得以开始推进。

在制片方面,海清联系了女制片人吴妍妍,吴妍妍又跟导演杨瑾有合作伙伴关系。但刚开始,导演是提议找别人的。制片人找到了一个女导演合作。刚开始很顺利,但推进到一半,女导演因为需要照顾妈妈,而被迫放弃跟这个项目。制片人最终又找回了杨瑾导演,还把杨瑾之前的片子推荐给海清看之后,才敲定的杨瑾。

导演还分享了一个海清的故事,海清有做很多好人好事,而且有个从未跟媒体说过的孤儿院,为唇腭裂、心脏病的孤儿,提供生活照顾。导演说,每个人做一个项目,一定是从这个项目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其实熟悉杨瑾的片子的都知道,《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是两个离家出走的小男孩,最终发现目的地,有一个被迫送给外人的亲姐姐,给做好一顿好饭等他们的故事。《那年八岁》是因穷而卖给瞎子的8岁小孩,两个人从互相看不起到相互和解的故事。《片警宝音》是基层的片儿警宝音,为了查出杀害好朋友媳妇的凶手,不顾性命抓人的真人真事。三部电影分别关注,男女不平等、旧观念里的人文关怀、英雄模范的日常细节。好像没有人比杨瑾,更适合做张老师的故事。

杨瑾接手项目之后,又找到了郑大圣。他和郑大圣联合执导,是因为俩人相互认可对方之前的作品,在现场可以互相提供创意。俩人也有一定的分工,根据俩人之前的工作经验,郑大圣导演负责专业演员的部分,杨瑾导演负责非专业演员的部分。

在非职业小演员的选择上,云南电影处的处长,陪着执行导演和选角团队,在当地的学校,九月军训的,烈日炎炎下,一个一个的试戏和录像。

编剧团队,杨瑾找了女编剧袁媛,袁媛又带了她团队里的女编剧陈麒麟。把那个关注建校筹资困难的剧本,全部推翻。重新用高一、高二、高三的三段式,聚焦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如何从溃不成军,到升学率100%的艰难故事。

在非专业演员的使用上,沙丹老师提到,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还是胶片拍摄,成本很高。再加上非专业演员出演,会有很多拍摄的内容无法使用,造成浪费。最终成本在1999年,居然达到了2000万。此外,《隐入尘烟》上映期,跟李睿珺的沟通中,非专业演员的表演在画面上呈现之后,会跟专业演员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便提问导演制作有什么样的经验,来保证非职业演员的表现。

导演把非职业演员能完成表演,归功到几个方面。

首先,选角层面,选角团队和执行导演,云南电影处给了很大的支持。直接处长带着选角团队和执行导演,从还在读书的学校里,大批的进行筛选。当时还是军训,烈日炎炎。

其次,非职业演员培训,所有选中的孩子都在上海,跟一个专门的表演老师,进行了一个月的培训,台词、身体对命令的执行等等。

最后,海清的陪伴式表演,现场在海清没有戏的时候,都会在镜头外面陪着非职业演员进行表演,用自己的哭,带情绪给孩子。

8 悲哀的是视听语言的匠心没人懂

8.1豆瓣评论:

8.2看到豆瓣评论后的观影前想法:

所有的评论里,居然很少能看到关于视听语言层面的内容。是观众进去当有声读物去看了?还是导演根本没有做,视听语言的工作?好犹豫,要不要去看?

8.3映后听完主创交流后的想法:

摄影汪士卿也在映后现场分享了他的视角。由于他是在剧本成型之后再加入团队的,接到剧本之后,他认为剧本是他从业20年来,看到最细致的剧本。郑大圣导演也提前跟摄影汪士卿要求,做好随时即兴拍摄的准备,所以剧本右侧还有空白一列专门备注半即兴的改编内容。虽然内容是郑大圣导演和杨瑾导演都跟海清,排演过多次,但是还会在现场有更好的创意以后,继续修改剧本。所以编剧也是时刻的跟在现场的。

导演说,其中一个比较大的更改是,让编剧在现场都嚷嚷起来了。结尾孩子们进考场后,张老师干女儿和她和解,编剧是按照《阿甘正传》一样,俩人坐在马路牙子上,娓娓道来。现场都已经铺设轨道,准备灯光都按照这个来计划了。

导演发现取景的地方有个百年大树,非常厚重,有百年树人的寓意。而且这场戏很长,景别变化小会枯燥。杨瑾导演跟郑大圣商量后,决定在树下去手持拍摄,边走边拍。摄影师汪士卿,理解到拍摄意图后,放弃了轨道,开始准备肩扛摄影机,慢慢后退来手持抓拍。但当时的现场海清还在犹豫,编剧全程都在嚷嚷说这样不行的压力下,导演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即兴想法。

最终呈现的效果,我认为其实非常灵动。静置的镜头,有个问题就是,说教味道会很浓。这种俩人大树下边走边聊会轻松很多,没有那种严肃的感觉。而且,在画面里俩人若近若离的感觉,其实给观众留有一定的遐想空间。

导演把这个干女儿,和张老师的关系做了三个阶段的总结。

第1阶段,干女儿做高中生的时候,张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考大学来获得有选择哪个学校的权利。

第2阶段,干女儿做老师以的时候,主动申请从别的学校来帮张老师,她获得了选择哪里就业的权利。

第3阶段,干女儿有了孩子做妈妈的时候,完成了送首届学生高考的承诺,她获得了选了哪种生活的权利。

我觉得,其实这三个阶段,有非常多的理解这个干女儿的方式。可以理解这是报恩之后自己的解放;也可以理解身为人母之后的无奈抉择;也可以理解这是夹杂了两种情感在一起的。所以,静置的宣教感觉,是不合适的。

做摄影师出生的杨瑾导演,也主要负责了片子的影像方式的呈现。这次影像,我感觉更贴近《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里,充满灵气,自由的镜头。《那年八岁》是个人风格突出的吕松野。《片警宝音》是日本导演北野武的御用摄影,柳岛克己在加入剧组的时候都带一本关于拍摄想法的笔记。所以杨瑾的发挥在这两部都比较少。但到《我本是高山》则再次回到了,有很多非常灵动的手持摄影。

导演汪士卿也分享了另一场改动非常大的戏。出了分数以后,张老师去通知山英,剧本里村子是要有很多火把庆祝的,因为升学率100%,考上的学生很多。但现场看完景以后,决定改成在一个山弯的两端,相互喊。其实多年前《那年八岁》映后交流,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导演就说,结尾的时候,处理成小孩从山上往下喊,是由于山体的喇叭造型,下面的瞎子是听不到的。这次没有采用山上和山下,而是隔着弯,以及配合手电的灯光晃动,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苦了剧组,需要把笨重的器材爬山搬上去。而且以抢密度的方式,拍摄了3个黄昏才拍好。后期剪辑的时候,在这里还加入了之前爬山的航拍画面,来首尾呼应。

其实我在看电影的时候,这个段落的处理,非常有《点球成金》一个人物传记片的感觉,全片的高潮不在比赛场上,而是布拉德皮特在办公室里。《我本是高山》也有这样的处理,在一场喧闹的,每个老师都通过喊出成绩,来宣泄自己的努力终于有结果时候,突然切换到一个万籁俱寂的黑暗里面,再喊出考上了。

这种白天和晚上的视觉差异,热闹和安静的听觉差异,快速移动的教室里和静置的山沟边上的场景差异,带来的观众感受的巨大震撼,是我看到国内目前能做到,类似《奥本海默》原子弹爆炸,和篮球场演讲时候观众踩地板的轰隆声,交叉剪辑之后带来的试听震撼是一样的。

摄影汪士卿说,他在这个剧组感受到了自己被尊重。前期他主动做了关于影像风格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大量的自然光场景下的研究,爱用自然光的杨瑾导演给了很多支持。不管是阿巴斯的参考,还是侯孝贤的参考,以及赵婷的《无依之地》的参考,都做了深入的讨论。直到拍摄的时候,导演还给摄影,找了赵婷和女主角在车旁边的一个参考照片,来进一步明确影像风格。

对我,一个观众而言,能看到国产电影,不止是追求故事和叙事,而开始追求画面、声音、配乐这些层面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了足够的被重视。电影之所以区别于电视剧和短视频,是因为它能调用的资源非常大。几百寸的屏幕,极值的音响,都需要有好的电影作品把这些效果发挥到极致。

9 要是把未上映的两岸电影喷没了,我找豆瓣算账

9.1豆瓣评论:

抛开女性主义和爱国主义不说,两个成语最能概括:弄巧成拙、一言难尽。

9.2看到豆瓣评论后的观影前想法:

这次就这样玩儿砸了吗?今年的《流浪地球2》和《长安三万里》都是主旋律电影的新成就,咱国家探索好多年新主流探索,不会因为这个片子的口碑,而彻底终结吧?还敢不敢期待导演后续的作品了。要不要看,好犹豫。

9.3映后听完主创交流后的想法:

映后交流的最后,沙丹老师也请导演分享了后面的创作计划。

导演说有2部片子。一部是关于,云南迪庆的警察高山救援的故事。

我查了一下这几个词,网上有不少真实的新闻故事,看来可能也是基于真实改编的。

另一部是关于海峡两岸之间的联系。故事大致从13岁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他离开大陆之后的经历。最后现在已经是老爷爷了,希望能回家。导演说这个老爷爷,也是有原型的。

导演有很多台湾的朋友、导演、摄影师、编剧,他们和父亲一辈,是有骨肉血脉相连的观念的。但他们的下一代,以及更后一代,逐渐的淡化了这些意识。这是做这个故事的动机。

看到导演还在坚持制作这些,历史车轮推进中,细致到一粒尘埃般的故事。我非常感慨,现在的杨瑾还是那个,以小见大的讲故事的人。虽然说《我本是高山》遭遇了一些不是很公允的网络评价,但沙丹老师说,这是很多从业者都必须跨过的高山,过了这座山才是明媚的风景。讲到这里,现场所有的人都鼓起了掌。

其实我觉得,这些质疑本身是大众参与到影视作品的一部的结果,不同背景、不同立场、不同性别的声音所折射出来,正是一幅《我本是高山》的众生相,每个人都在以我本是高山的诉求,去指点周遭发生的一切。

沙丹老师说,他经常给学生讲12个字,胸怀理想,面对现实,放飞期待。

疫情三年之后的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549亿的实在不容易。这一年不再是特效爆米花的好莱坞大片充斥影院,百花齐放,各种类型都能走进主流视线。说到承担了很多社会属性的,主旋律类型电影,中国电影也有很多的探索成果,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

像《红海行动》、《长安三万里》这种,可以称为新主流电影,借用商业的手法贴近年轻人,来讲述值得广为人知的故事。

像《回西藏》、《我本是高山》,是传统的艺术电影,也在扩大抒情的,写意的,甚至有点神化的部分。

所以我很庆幸,目前的中国电影,是一个创作者和观众一直在良性互动的产业,不是被商业品牌牵头的产业。所以,不管是夸赞,还是贬低,都凝结了当下中国电影的现状,毕竟《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


我本是高山的相关影评

我本是高山
momo • 不好看
我本是高山
松 • 高山
我本是高山
松 • 高山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比兔TV btutv/miuwa/xink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