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中国

评分:
6.0 还行

原名:味道中国又名:Taste of China

分类:纪录片 /  中国大陆  2015 

简介: 从春天到冬天,从北到南,中国人讲究“不时不食”。在正确的时间食用正确的食物,不仅

更新时间:2015-01-24

味道中国影评:《味道中国》:“后舌尖时代”的味觉表达

《味道中国》:“后舌尖时代”的味觉表达

文/Vincent.J

2012年CCTV电视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引发了中国大陆暌违多年的现象级电视纪录片观影热潮——上次这种轰动效应,似乎还是80年代,彼时网络并未普及,知识的传播更多依靠出版开放的书籍,以及产量与覆盖率突飞猛进的电视,那些纪录片有些属于国内电视纪录片的里程碑式作品,如《话说长江》影响了之后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舌尖》也同样改变了其后一段时间内以介绍风土人情为主纪录片的生态。
《味道中国》上映前夕被不少网友唱衰,称是《舌尖上的中国》团队做电影版出来圈钱。实际上两片并无关系。其实看前想想,《舌尖》不是卖惨找爹飙高音的娱乐节目,高出至少两个段位,犯不着干那一路的事儿;看时也能明显看到大多手法根本就不是一个路数;看完回味,不仅路数不同,《味道》水平也确实稍逊一筹——不是说《味道》差了,而是《舌尖》第二季确实拖了点儿后腿,第三季改回来吧干巴爹干巴爹。
话说回来,《味道》差哪儿了呢?
首先,纪录片是要讲故事的。在结构上,《舌尖》的手法类似故事片的多线平行叙事,一集当中往往由同主题的多个有人物有主线的故事组成,将不同时空中的故事穿插叙述。这一手法让纪录片用了电影的特殊叙事手法讲故事,提升了可看性与技(bi)巧(ge)性,同时适应了电视系列片分集创作,每集小主题各自不同的特性。
而《味道》为了适应作为院线上映的纪录片的规律,也为了规避《舌尖》的特色,走出其影子,显然不能运用同样的结构了。但是能看出主创们也没再怎么用心组织结构全片的叙事,简单地挑了十几个节气,按农历一年的时序排列就算故事线了,显得有些偷懒。这一形式对内容并没有太大帮助,反而导致全片成为了一笔“熬时间”的流水账,形式的乏味,导致作为内容的美食也“乏味”了,让观众不动舌头只动指头——数节气数菜式呢。
其次,讲述的视角方面也有些不对劲。以往的美食类纪录片视角多样,一种类似电视综艺节目,如蔡澜主持的一系列美食节目,那威主持的《那小嘴》,以及一部分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走遍中国》等),以主创的路线为主线,节目内容便是主持人对一系列美食的品尝评价与介绍探究,全程都在以主创的视角叙述;也有以《舌尖》为代表的,全程以影像记录与旁白加以叙述,创作者极少或基本不介入叙事,较为清晰客观。
《味道》则不幸笨拙地卡在了两者中间。影片确实有旁白(不知道是谁,没来得及看完花絮和演职员表就不得不出了放映厅),但旁白在叙事中的面目实在是模糊。开始时并没有对作为一个人物的旁边做任何介绍,然后突然以一句“我最喜欢吃的潮州牛肉丸”跳进来介入了叙事,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第一人称讲述的旁白,也就是说影片后面的内容将以这个不露面的人物的视角叙述。但仅仅在这一句之后,她作为故事中人物的属性顿时消失了,又开始与叙事内容刻意保持着第三人称般的距离,直到后面又跳出过一次,并没有一贯地参与或脱离叙事,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有就是每一段节气的结尾,旁白总会来句点题的总结,作为阐明主题的手法,不仅俗套,而且多余。这一手法之乏味程度,在全片结尾旁白对观众略显笨拙冗余的感谢与“食物是人生的意义”这一简单粗暴强行说教的煽情结束语中达到高潮。
至于选材,能看出主创们为了保证片长,或增或删地保留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十几个,表现不同节气期间中国不同地方特产的不同美食。篇幅与形势所限,有的表现比较丰富,讲满了,有的则是点到即止;有的属于这一节气的特有物产,有的则是一年四季皆可制作,只是放在这一节气填充,有凑数之嫌。说白了还是上文提到的流水账线性叙事结构所决定的。
当然,相信主创们并非是选了十几个物产丰富的节气,而是将素材加以取舍以适应片长。毕竟老祖宗们创造二十四节气就是为了指导农事的,再加上不同地方把节气当民俗节日过,有着不同的节庆方式(也就是吃),所以从原则上来讲,我国境内每半个月都会粗线大批好吃哒。
然而有些部分从选材到叙事手法都让人感觉确实像凑数,比如大连渔民父子的部分,开始时的主题是海蜇,但随后当故事展开,开始表现真正的主题——捕海蜇的人时,影片开始讲述子承父业的船老大甘苦交加的首航,险象环生有惊无险一如真人秀节目环节。讲到最后,收尾,海蜇本身,除了母亲炒菜的两个镜头,也差不多消失了。
拍摄手法上,存在全片最致命的问题:没有跳出以往美食纪录片“食以载道”的说教窠臼,并且存在大量的刻意摆拍,过于注重表现导演自认为的“仪式感”,将其强加于观众。如开头潮州厨师打牛肉丸,以及随后福州肉燕的制作过程,还有厨师女儿的鼓……仪式感往往不能通过矫揉造作的方式产生,导演自以为的“声光影的交响”,说难听了属于鼻饲观众。一碗乒乓球般的手打肉丸,一张猪肉化来的肉燕皮,于被机器制品喂饱的我们,制作过程乃至其存在的本身便是神奇,何须添足雌黄?同时刻意加入的厨师女儿继承肉燕手艺这一事件显得非常之假,放弃音乐梦想生日公布决定之类的桥段,目前已经是三线以下选秀节目使用的了。只有关于腊鱼与火腿等几个部分看起来更如人意,原因有三:对烂俗表现手法的适当克制;台词叙事的比重多于视觉;短——短到导演没有时间跳出叙事陶醉起来。
以上,黑完了。以下,是别的话。
感谢影片的所有主创以及工作人员,因为能在院线看到一部纪录片太难,你们做到了,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寥寥四五家影院上映,一日两场——听说有的地方,也只这一日。
这部片子及时记录了中国美食经过浩劫沧桑的部分所余。我还是感谢这部片子,因为“恩承翡翠双绝味,不许人间再品尝”的悲情仍不绝于这片土地。
同时感谢片中片外所有坚持着老手艺,坚信“久等必有善”的厨师们。他们无数次开拓了人们的味觉,似乎食物有多少种味道,世界也可以有多少个侧面,人生也就有了多少路径。失意的人,似乎吃到一种味道,就多了一颗心。
吃货总有种矛盾:吃到了好吃的,总希望它一直是珍馐——如果它一直“珍”下去,哪怕消失了,自己也还保存着对完美味道的记忆,可若不“珍”了,食物似乎就会变味,变形,甚至于失魂。就这样一直在独享的欣喜与共享的热忱间纠结着。
就像我看着福州父女的肉燕,又眼馋又后怕:多想吃到,却又没有飞机票。可又怕如果真有一天肉燕铺子开到每条街,就算没人拿它当馄饨做,也会有人将它当馄饨吃。
  • 6.4分 高清

    极光之爱

  • 7.4分 高清

    爱,藏起来

  • 6.4分 高清

    基友大过天

  • 7.1分 高清

    赤裸而来

  • 7.5分 高清

    萌动

  • 6.4分 高清

    神的孩子奇遇记

  • 7.5分 高清

    日后此痛为你用

  • 7.7分 高清

    非诚勿语

下载电影就来比兔TV,本站资源均为网络免费资源搜索机器人自动搜索的结果,本站只提供最新电影下载,并不存放任何资源。
所有视频版权归原权利人,将于24小时内删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影视爱好者购买正版音像制品!

Copyright © 2022 比兔TV btutv/miuwa/xinkz.com